一、新民訴法將申請執行期限延長為2年,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二、統一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于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修正,其中第二百一十五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原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一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六個月。前款規定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新法將申請執行期限延長為2年,而且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并且統一了自然人和法人的規定。勝訴的當事人,不必再提心吊膽了,生怕時間被錯過。而今修正后的民事訴訟法對申請執行期限的延長,更有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申請執行期限是指法律文書生效以后,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時,權利人依法享有的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時間期限。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第215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依據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將申請執行期限歸屬于訴訟時效,而明確改變了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申請執行期限的不可改變的除斥期間的性質。而在行政法方面卻未有改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4條規定:申請人是公民的,申請執行生效的行政判決書、行政裁定書、行政賠償判決書和行政賠償調解書的期限為1年,申請人是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180日。仍然將申請執行行政非訴案件的期限規定為除斥期間性質,此規定有待于立法部門的修訂。
新的民事訴訟法規定將申請執行延期到2年,這也保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不妨來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協議書無效可以起訴嗎
2020-11-22行政拘留后還會賠償對方錢嗎
2020-11-25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飛機延誤怎么辦
2021-01-06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不按標準繳納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03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