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特征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是指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其主要特征是:
1、主體是特殊主體,即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多為被執行人。與被執行人一起共同阻撓、妨害、抗拒執行的其他人可以成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共犯。負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為了本單位利益而阻撓、妨害、抗拒執行,情節嚴重的,也應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
2、侵犯的客體,是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的必須執行的制度。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或者裁定具有權威性、嚴肅性和強制性。有執行能力而拒不執行就是藐視法律、藐視法庭、藐視法律秩序重要性的嚴重表現。
3、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對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有執行能力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行為。“有執行能力”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有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義務的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拒不執行”主要是指在人民法院發出執行通知以后,隱藏、轉移、毀損已被依法查封、扣押或者已清點并責令其保管的財產,轉移已被凍結的財產;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在執行中向人民法院提供擔保的財產;以暴力、威脅方法妨害或者抗拒執行;聚眾哄鬧、沖擊執行現場,圍攻、扣押、毆打執行人員;毀損、搶奪執行案件公務證件。“情節嚴重”主要是指以下三種情況:一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手段惡劣;二是拒不執行行為造成嚴重的影響或者嚴重后果;三是拒不執行行為嚴重妨礙人民法院正常的工作。
為依法懲處拒不執行判決、裁定行為,執行人員在執行過程中必須隨時收集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的證據和材料,查證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處所及轉移情況。在查證屬實的情況下,依法對其采取強制執行措施,對情節嚴重的被執行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必將起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對提高執行權威,改善執行環境,促進執行工作進入良性循環狀態,必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嚴厲制裁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行為的必要性
1、刑法的規定
1979年刑法第一百五十七條就規定了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罪,1997年修訂后的刑法同樣將該罪列入刑法條文。第三百一十三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同時相應地增加了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罪。刑法規定了該兩種罪名,目的就在于保證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的依法全面執行,維護司法權威。為正確適用該條文,2002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立法解釋。為發揮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解釋的法律威懾力,進一步整肅執行環境,在浙江省政法委的協調指導下,省高級人民法院、省人民檢察院、省公安廳于2004年6月30日聯合下發了《關于辦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這為全省法院加大執行力度,做好執行工作提供了又一保障。有法必依是法治社會最重要的內容,是人民法院執法的最基本原則,刑法的上述規定,為我們打擊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據。
2、現狀的需要
(1)執行難的存在
“執行難”,不需要用統計數字來衡量、來評測,它已成為公眾確信的事實,不僅是人民法院工作人員的切身體驗,更是案件當事人不斷信訪的重要內容。院長接待日,當事人就是要求人民法院加大執行力度,盡快執結執行案件。2004年7月20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楣《在“加大執行力度,服務‘平安浙江’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中就提到:近年來,具有履行能力的被執行人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情況多發,躲債、賴債行為盛行,既給法院執行工作帶來了極大困難,也對社會信用秩序形成了極大沖擊。如果對這類犯罪行為不予嚴厲制裁,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執行難”問題。解決“執行難”不僅受到地方黨委、人大、政府的重視,人民法院自身的重視,也受到人民群眾的關心,當事人更是時刻關注著人民法院如何面對執行難。如何解決執行難?黨中央已經下文要求各級黨委全力配合法院解決執行難,法院也經多方努力,雖然緩解了許多,但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執行難仍是壓身上沉重包袱,他不僅是中國的現狀,也是國外某些國家的現狀。
(2)抗法行為存在
被執行人不如實申報財產,在接到執行通知后甚至轉移財產或逃避在外,或避而不見等等,采取種種方式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在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沖進執行現場,圍攻、扣押執行人員或者車輛的事件時有發生。如2001年7月18日《人民法院報》刊登的河南孟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季*庭寫的題為《應理解人民法院執行工作》一文,敘述了他在6月21日夜參加孟州市法院集中執行活動之所見:他親眼看到被執行人有的躲在床底下;有的在家中躲避不見,拒不開門;有的態度蠻橫、拒不配合;還有的大肆謾罵,手揮菜刀,揚言要與執行人員拼命。這些抗法事件,在其他各個法院的執行過程中也經常遇到,因此,如不加以打擊,不足以遏制暴力抗法事件,也難以保證執行工作順利進行。
三、在處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嚴格區分罪與非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二是行為人對該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三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行為情節嚴重。刑法規定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作出的,具有執行內容并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它包括已過上訴期沒有上訴的一審判決、裁定和終審的判決、裁定。拒不執行判決、裁定主要表現在民事、經濟、行政案件上,但也有刑事案件中的罰金,刑事附帶民事部分,但不包括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的調解協議。如在執行調解協議過程中,被執行人對執行人員采用捆綁、毆打、傷害等暴力、威脅方法阻撓執行,就應按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以妨害公務罪定罪處罰,而不能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暴力、威脅是構成本罪客觀方面最突出的特征。
2、嚴格區分此罪與彼罪。被執行人或案外人故意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行為,應按刑法第三百一十四條非法處置查封、扣押、凍結財產罪處理。如在執行調解協議時,法院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案外人故意實施了上述行為,就應按該罪處罰。當然,在執行判決、裁定過程中,行為人實施上述行為,應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定罪處罰。被執行人以暴力抗拒人民法院判決、裁定,殺害、重傷執行人員的,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3、多做思想工作,擬制切實可行的執行方案,講究執行藝術。這是預防和遏制暴力抗法事件,促使被執行人能自覺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義務,保證社會穩定的有效措施。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尤其在采取強制執行時,追求的不僅是個案的執行效果,更重要的是注重社會效果。分析、評判執行效果,不能就一案是否執結來分析、評判,還要通過案件強制執行所達到的社會效果來評判。對于那些阻撓、妨害、甚至暴力抗拒執行的行為,不能只做思想工作,偏面強調方式、方法,而應采取措施,依法予以制裁。采取強制措施與注重社會穩定并不矛盾。嚴懲違法犯罪,是我黨為確保社會穩定采取的一貫方略。依法嚴懲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行為,是確保社會穩定的又一重要手段。
4、要將嚴懲拒不執行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行為成為解決執行難的一個重要手段。加大執行力度,人民法院已擺到重要議事日程,放在重中之重。司法拘留被執行人,每個基層人民法院每年大約有數十人,有的甚至更多一些,但對這些被執行人以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追究刑事責任的寥寥無幾。據筆者所知,我們法院從“兩法”實施以來,僅審理過2件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的刑事案件。實踐證明,僅采用司法拘留不能充分體現法律的威懾力、生效裁判文書的法律強制性。生效裁判文書的強制執行力,要以具有強大威懾力、嚴厲懲罰性的刑罰加以保障。那些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的犯罪行為,是對法庭、對法律的藐視,必須堅決予以打擊。只有這樣,人民法院執行難問題有望得到理想解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這方面的知識的詳細的介紹,對于國家的裁決是有一定的標準的,而且是需要按照標準進行的,任何違法法律規定的,都是會進行強制執行的,如果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隨時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知識人員進行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流程怎么走
2021-01-03事實收養如何認定
2021-02-07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網上商城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31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1年合同幾個月實習期
2021-01-25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普通大貨車裝載硫酸發生事故的保險理賠
2020-11-20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保險合同解除有哪些方法
2020-11-16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最新規定內容
2021-03-01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