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執行主體改變如何支付利息
1、變更被執行人。
民事訴訟法第213條的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的,以其遺產償還債務。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和其他組織終止的,由其權利義務承受人履行義務。”依此來看,人民法院依職權變更被執行人原因有兩種:一是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二是作為被執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在這兩種情況下,若他們的權利義務已經由承受人承擔,那么,承受人承受的是被執行人的全部權利和義務。
顯然,作為被執行人應支付的遲延履行利息應由變更后的被執行人承擔。但是,當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等于或少于承受人所繼承的遺產范圍,那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74條規定:“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其遺產繼承人沒有放棄繼承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變更被執行人,由該遺產繼承人在遺產的范圍內償還債務。”對超過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的遲延履行利息,作為變更后被執行人也就是遺產繼承人不承擔履行義務。
2、追加被執行人。
人民法院依職權追加被執行人的,該被執行人和原被執行人對債務的履行是一種共同承擔的關系,其實際是一種連帶的民事責任。追加被執行人并未減輕或免除被執行人的義務,因此,如同法律文書確定的債務由追加的被執行人和原被執行人共同承擔一樣,遲延履行利息也應有他們共同承擔。案件的具體操作是既可以執行原被執行人,也可以執行追加的被執行人。
二、借款利息應當如何確定
在借款合同中,借貸雙方互相負有義務,貸款人有按約定的日期和數額提供貸款的義務;借款人有按約定的期限、數額返還貸款、支付利息的義務。支付利息是借款合同履行的重要內容。
《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辦量借款業務利率的上下限確定。”
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8月31日發出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3倍(包含利率本數)。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
根據以上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利率也不能由借貸雙方隨意確定,要受一定的限制,超出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限度的,超出的那部分利率不受法律保護。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被執行主體改變如何支付利息”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被執行人主體變更的,延期執行的利息應該由變更后的被執行人承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要約人指誰
2021-02-19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交通肇事跑路保險能賠嗎
2020-12-29交通理賠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07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