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乙公司依法獲得藥品生產許可證之前,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未生效
B.專利申請權的轉讓合同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登記之日起生效
C.專利申請權的轉讓自向國務院專利行政主管部門登記之日起生效
D.如該專利申請因缺乏新穎性被駁回,乙公司可以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為由請求解除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B錯誤。《合同法》第三百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據此可知,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屬于技術轉讓合同的一種,《合同法》對其生效條件未作出特別規定。因此,應自雙方達成合意時起生效。
選項C正確。《專利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轉讓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選項D錯誤。專利申請權轉讓是指專利申請人將國家知識產權局已接收但仍未授權的專利依法轉讓給他人的行為。專利申請權轉讓后,讓與人轉讓的只是受讓人有權針對此專利繼續進行申請的權利,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受讓人未來一定能夠成為受讓發明創造的專利權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專利申請權轉讓合同當事人以專利申請被駁回或者視為撤回為由請求解除合同,該事實發生在專利申請權轉讓之前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發生在轉讓登記之后的,不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17.甲展覽館委托雕塑家葉某創作了一座巨型雕塑,將其放置在公園入口,委托創作合同中未約定版權歸屬。下列行為中,哪一項不屬于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A.甲展覽館許可乙博物館異地重建完全相同的雕塑
B.甲展覽館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紀念品向游客出售
C.個體戶馮某仿照雕塑制作小型紀念品向游客出售
D.游客陳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對雕塑拍照紀念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據此可知,本題中雕塑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葉某。另外,該法第十條第(五)項規定,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本題中,甲展覽館與個體戶馮某的行為侵犯了葉某著作財產權中的復制權。而陳某拍照紀念的行為則沒有侵犯著作權人的人身、財產權利,不屬于侵權行為。
18.甲電視臺經過主辦方的專有授權,對籃球俱樂部聯賽進行了現場直播,包括在比賽休息時舞蹈演員跳舞助興的場面。乙電視臺未經許可截取電視信號進行同步轉播。關于乙電視臺的行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侵犯了主辦方對籃球比賽的著作權
B.侵犯了籃球運動員的表演者權
C.侵犯了舞蹈演員的表演者權
D.侵犯了主辦方的廣播組織權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A、B、D錯誤。《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筑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件;(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據此可知,著作權中的作品種類不包括體育競賽表演。因此,乙電視臺的行為也就不可能侵犯主辦方的著作權及運動員的表演者權。但甲電視臺在經過主辦方授權后,合法擁有對籃球聯賽的直播權利,因此享有著作鄰接權中的播放者的權利,乙電視臺未經許可劫取電視信號進行同步轉播的行為侵犯了甲電視臺的播放者的權利。
選項C正確。《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并獲得報酬的權利。根據該法第四十七條第(十)項的規定,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屬于對表演者的侵權行為。據此可知,本題中乙電視臺未經許可截取電視信號進行同步轉播的行為侵犯了舞蹈演員的表演者權。
19.甲公司在汽車產品上注冊了"山葉"商標,乙公司未經許可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也使用"山葉"商標。丙公司不知乙公司使用的商標不合法,與乙公司簽訂書面合同,以合理價格大量購買"山葉"小轎車后售出,獲利100萬元以上。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乙公司的行為屬于仿冒注冊商標
B.丙公司可繼續銷售"山葉"小轎車
C.丙公司應賠償甲公司損失100萬元
D.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仿冒行為不同于假冒行為,仿冒者一般都有自身的企業名稱、注冊商標或者其他標識,但是它們不具備經營被仿冒產品或服務的資格或者能力。為了達到銷售或取得比較高的利潤的目的,就盡可能模糊或隱蔽自身的真實標識,夸大突出被仿冒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識,以達到混淆的目的。本題中,乙公司未經允許在自己生產的小轎車上使用"山葉"商標的行為屬于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而非仿冒注冊商標的行為。
選項B錯誤,選項D正確。《商標法》第六十條第二款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據此可知,對于銷售侵權商品不知情,且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應責令停止銷售,但不承擔行政和民事責任。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責令丙公司停止銷售,但不能對丙公司進行罰款處罰。
選項C錯誤。《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據此可知,丙公司雖然構成侵權,但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20.甲的房屋與乙的房屋相鄰。乙把房屋出租給丙居住,并為該房屋在A公司買了火災保險。某日甲見乙的房屋起火,唯恐大火蔓延自家受損,遂率家人救火,火勢得到及時控制,但甲被燒傷住院治療。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主觀上為避免自家房屋受損,不構成無因管理,應自行承擔醫療費用
B.甲依據無因管理只能向乙主張醫療費賠償,因乙是房屋所有人
C.甲依據無因管理只能向丙主張醫療費賠償,因丙是房屋實際使用人
D.甲依據無因管理不能向A公司主張醫療費賠償,因甲欠缺為A公司的利益實施管理的主觀意思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根據民法相關理論,為他人利益,兼為自己利益而管理的,仍可在為他人利益范圍內成立無因管理。
選項B、C錯誤。《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據此可知,甲有權依據無因管理向受益人主張醫療費賠償,而本題中的受益人包括乙和丙。
選項D正確。成立無因管理的主觀要件是"為了避免他人利益受損",此要件要求管理人的管理以為他人謀利為目的。本題中,甲并不知道此房屋投有保險,一般人也不會想到該房投有保險,不能推定其有為保險公司管理的主觀意思,因此甲欠缺為A公司利益管理的主觀要件,不構成對A公司的無因管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規造成的工傷事故怎么處理
2020-11-16交通事故工傷賠償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16轉賬支票背書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3-06支票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8打借條必須需要擔保人嗎
2021-03-25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產品質量投訴書怎么寫呢
2020-11-08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在兒童樂園玩耍腳骨頭摔斷了,兒童樂園要負責任嗎
2021-02-01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預付款保函有效期一般是多久
2021-02-02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