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發生后,患者要維護自己的權益應該做些什么呢?本文就將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應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這些方面的內容經過整理后作如下說明,歡迎大家瀏覽。
發生醫療糾紛,患者該如何維權?
1、及時復印封存病歷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10條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第16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應當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病歷資料可以是復印件,由醫療機構保管。”
2、雙方協商解決
在發生醫療糾紛后,病人及家屬首先要采取的就是這個維權手段。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附具協議書。”采取協商解決方式,程序簡單,處理起來速度快,一旦達成協議,醫療機構的賠償也會非常迅速。
3、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10日內進行審查,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符合本條例規定,予以受理,需要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應當自作出受理決定之日起5日內將有關材料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并書面通知申請人;對不符合本條例規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再次鑒定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7日內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接到醫療機構的報告或者當事人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移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一) 患者死亡;
(二) 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4、提起訴訟
面對醫療事故糾紛,當事人既可以選擇調解,也可以直接去法院提起訴訟,對調解不服的,也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向人民法院起訴前要選擇好是侵權之訴,還是違約之訴。
遇到醫療糾紛,患者應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希望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為您排憂解難,歡迎大家瀏覽,謝謝。
醫療糾紛患者維權的方式是什么
醫院誤診出現后,患者應該怎么辦
醫院和患者發生醫療糾紛可以仲裁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保險公司賠償多久能到賬
2021-02-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公司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3-23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未全額繳土地出讓金能出土地證嗎
2020-11-28房屋被拆遷人的范圍應該怎么劃分
2021-03-02對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0-12-21拆遷補償協議要誰簽字
2020-11-10拆遷安置房產證辦理費用
2020-12-10拆遷房需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