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拒不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該怎么辦
在民事、經濟等案件中,如果一方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等法律文書,另一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院在執行立案后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隱匿財產的,人民法院有權發出搜查令,對被執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財產隱匿地進行搜查。對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行為,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執行或者委托有關單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費用由被執行人承擔。同時法律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執行程序的啟動既可以保證法律文書的履行,同時也可以實現對一定違法行為的法律制裁。
《民事訴訟法》
第241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第113條規定:“被執行人與他人惡意串通,通過訴訟、仲裁、調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第313條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通過以上規定我們可以看出,執行程序是法律裁決得以最終實現的一個保障。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人不向行紀人支付報酬該怎樣處理
2021-02-16在國外和外國人結婚需要在國內辦哪些手續
2021-01-17申請共同保證人為第三人是什么意思
2021-02-01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反擔保幾天可以解除
2021-03-18行政處罰的管轄原則是什么
2021-02-01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打工不簽合同會產生哪些風險
2020-12-05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申請無效婚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9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不出贍養費打官司能打贏嗎
2021-01-10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錄用通知書有效力嗎
2020-11-25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