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可以強制執行被執行人的工資收入,但需要給被執行人留有基本生活費。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43條第1款的規定,對被執行人收入的執行,可采用扣留、提取的方法進行。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扣留是指人民法院通知儲存有被執行人收入的單位,不準被執行人提取或轉移該項收入;提取是指人民法院將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那部分收入從儲存單位取出,以便交付給權利人。被執行人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稿酬、農副業收入等。與被執行人收入有關的單位,是指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以及其他向被執行人支付各種收入的單位。
被執行人的收入是被執行人的生活來源,關系到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切身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在決定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為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的家屬保留生活必需費用,不能因執行使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基本生活發生困難。這是由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性質所決定的。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接到協助執行通知書的有關單位必須按通知要求一次或分期提取一定的收入,并交給權利人,或通過人民法院轉交,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拒絕。
當工資作為儲蓄存在時,和被執行人的其他普通財產一樣,可以完全被納入責任財產的范圍。但是當工資處于尚未發放狀態時,是被執行人即將取得的收入,只有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生活必需費用外的收入才能被當做責任財產執行。這是因為作為被執行人儲蓄的工資,反映了被執行人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對該部分工資完全執行不會影響到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而被執行人的收入則屬于被執行人的預期報酬,是被執行人從事再生產的必要條件,對被執行人收入的執行必須在保障被執行人基本生活標準的考慮下進行。法律上對被執行人責任財產的細致區分是原情執行、文明執行的內在要求。
對被執行人收入的執行,可采用扣留、提取的方法進行。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助勞動者申請工傷鑒定、爭取工傷待遇
2021-01-18侵權責任中醫保統籌支付部分是否應當賠償
2021-02-24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已被執行的股權如何解除質押
2021-02-12贍養人怎樣證明盡到贍養義務
2021-03-03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公司裁員沒有提前一個月通知怎么賠償
2021-02-22第三責任險處理時注意什么
2020-11-08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保險合同中經常被使用的有哪些條款
2020-11-15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