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2008-2014年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歷年真題解析——不定項選擇題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8 · 830人看過

(2014年)

92.趙某、石某搶劫殺害李某,被路過的王某、張某看見并報案。趙某、石某被抓獲后,2名偵查人員負責組織辨認。

關于辨認的程序,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在辨認尸體時,只將李某尸體與另一尸體作為辨認對象

B.在2名偵查人員的主持下,將趙某混雜在9名具有類似特征的人員中,由王某、張某個別進

C.在對石某進行辨認時,9名被辨認人員中的4名民警因緊急任務離開,在2名偵查人員的主持下,將石某混雜在5名人員中,由王某、張某個別進行辨認

D.根據王某、張某的要求,辨認在不暴露他們身份的情況下進行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選項A、B正確,選項C錯誤。《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五十條規定,辨認應當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主持辨認的偵查人員不得少于二人。幾名辨認人對同一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時,應當由辨認人個別進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五十一條規定,辨認時,應當將辨認對象混雜在特征相類似的其他對象中,不得給辨認人任何暗示。辨認犯罪嫌疑人時,被辨認的人數不得少于七人;對犯罪嫌疑人照片進行辨認的,不得少于十人的照片;辨認物品時,混雜的同類物品不得少于五件。對場所、尸體等特定辨認對象進行辨認,或者辨認人能夠準確描述物品獨有特征的,陪襯物不受數量的限制。選項A,由于對尸體進行辨認,陪襯物不受數量限制,只將李某尸體與另一尸體作為辨認對象的行為合法。選項B,辨認犯罪嫌疑人趙某時,在2名偵查人員的主持下,被辨認的人數多于七人,且由王某、張某分別辨認,符合程序的規定。選項C,被辨認對象少于七人,不符合法定人數要求。

選項D正確。《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的辨認,辨認人不愿意公開進行時,可以在不暴露辨認人的情況下進行,并應當為其保守秘密。

93.趙某、石某搶劫殺害李某,被路過的王某、張某看見并報案。趙某、石某被抓獲后,2名偵查人員負責組織辨認。

關于辨認筆錄的審查與認定,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如對尸體的辨認過程沒有錄像,則辨認結果不得作為定案證據

B.如偵查人員組織辨認時沒有見證人在場,則辨認結果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C.如在辨認前沒有詳細向辨認人詢問被辨認對象的具體特征,則辨認結果不得作為定案證據

D.如對趙某的辨認只有筆錄,沒有趙某的照片,無法獲悉辨認真實情況的,也可補正或進行合理解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對辨認經過和結果,應當制作辨認筆錄,由偵查人員、辨認人、見證人簽名。必要時,應當對辨認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據此可知,對辨認過程進行錄像不是強制性規定,只是在必要時應當對辨認過程進行錄像。選項A的說法于法無據。

選項B、C錯誤,選項D正確。《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定》)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偵查機關組織的辨認,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嚴格審查,不能確定其真實性的,辨認結果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一)辨認不是在偵查人員主持下進行的;(二)辨認前使辨認人見到辨認對象的;(三)辨認人的辨認活動沒有個別進行的;(四)辨認對象沒有混雜在具有類似特征的其他對象中,或者供辨認的對象數量不符合規定的;尸體、場所等特定辨認對象除外。(五)辨認中給辨認人明顯暗示或者明顯有指認嫌疑的。第三十條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過有關辦案人員的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辨認結果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一)主持辨認的偵查人員少于二人的;(二)沒有向辨認人詳細詢問辨認對象的具體特征的;(三)對辨認經過和結果沒有制作專門的規范的辨認筆錄,或者辨認筆錄沒有偵查人員、辨認人、見證人的簽名或者蓋章的;(四)辨認記錄過于簡單,只有結果沒有過程的;(五)案卷中只有辨認筆錄,沒有被辨認對象的照片、錄像等資料,無法獲悉辨認的真實情況的。選項B不屬于辨認結果不得作為定案證據的法定情形。選項C違反上述規定第二款(二)項,通過有關辦案人員的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辨認結果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選項D對應上述規定第二款第(五)項,通過有關辦案人員的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辨認結果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94.黃某(17周歲,某汽車修理店職工)與吳某(16周歲,高中學生)在餐館就餐時因瑣事與趙某(16周歲,高中學生)發生爭吵,并毆打趙某致其輕傷。檢察院審查后,綜合案件情況,擬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吳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關于本案審查起訴的程序,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應當對黃某、吳某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和監護教育等情況進行社會調查

B.在訊問黃某、吳某和詢問趙某時,應當分別通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C.應當分別聽取黃某、吳某的辯護人的意見

D.擬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應當聽取趙某及其法定代理人與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檢察院規則》第四百八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檢察院根據情況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社會調查報告,作為辦案和教育的參考。據此可知,是"可以"而不是"應當"調查。

選項B正確。《檢察院規則》第四百九十條第二款規定,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場,告知法定代理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無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場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其他成年親屬,所在學校、單位或者居住地的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未成年人保護組織的代表到場,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到場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行使時不得侵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選項C正確。《檢察院規則》第四百九十條第一款規定,在審查逮捕、審查起訴中,人民檢察院應當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聽取辯護人的意見,并制作筆錄附卷。據此可知,在對黃某、吳某的案件進行審查起訴時,應當分別聽取其的辯護人的意見。

選項D正確。《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三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在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以前,應當聽取公安機關、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的意見,并制作筆錄附卷。被害人是未成年人的,還應當聽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95.黃某(17周歲,某汽車修理店職工)與吳某(16周歲,高中學生)在餐館就餐時因瑣事與趙某(16周歲,高中學生)發生爭吵,并毆打趙某致其輕傷。檢察院審查后,綜合案件情況,擬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吳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關于對黃某的考驗期,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從宣告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之日起計算

B.不計入檢察院審查起訴的期限

C.可根據黃某在考驗期間的表現,在法定范圍內適當縮短或延長

D.如黃某違反規定被撤銷附條件不起訴決定而提起公訴,已經過的考驗期可折抵刑期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選項B、C正確。《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四十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決定附條件不起訴的,應當確定考驗期。考驗期為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從人民檢察院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之日起計算。考驗期不計入案件審查起訴期限。考驗期的長短應當與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所犯罪行的輕重、主觀惡性的大小和人身危險性的大小、一貫表現及幫教條件等相適應,根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的表現,可以在法定期限范圍內適當縮短或者延長。

選項D錯誤。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內,黃某并未被剝奪人身自由,若對黃某提起公訴時,已經過的考驗期不應折抵刑期。

96.黃某(17周歲,某汽車修理店職工)與吳某(16周歲,高中學生)在餐館就餐時因瑣事與趙某(16周歲,高中學生)發生爭吵,并毆打趙某致其輕傷。檢察院審查后,綜合案件情況,擬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吳某作出不起訴決定。

關于本案的辦理,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在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吳某作出不起訴決定時,必須達成刑事和解

B.檢察院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吳某作出不起訴決定時,可要求他們向趙某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C.在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內,檢察院可將黃某移交有關機構監督考察

D.檢察院對黃某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對吳某作出不起訴決定后,均應將相關材料裝訂成冊,予以封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選項A錯誤。《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二十九條規定,對于犯罪時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一)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定的犯罪;(二)根據具體犯罪事實、情節,可能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三)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符合起訴條件;(四)具有悔罪表現。《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一、二款規定,犯罪嫌疑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條規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決定。對于犯罪情節輕微,依照刑法規定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免除刑罰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訴決定。據此可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不起訴決定時,不需要必須達成和解。

選項B正確。《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四十二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下列矯治和教育:(一)完成戒癮治療、心理輔導或者其他適當的處遇措施;(二)向社區或者公益團體提供公益勞動;(三)不得進入特定場所,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從事特定的活動;(四)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五)接受相關教育;(六)遵守其他保護被害人安全以及預防再犯的禁止性規定。

選項C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在附條件不起訴的考驗期內,由人民檢察院對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監護人,應當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強管教,配合人民檢察院做好監督考察工作。本案中,應由人民檢察院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進行監督考察,而不是移交有關機構監督考察。

選項D錯誤。《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第六十六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后,應當對相關記錄予以封存。具體程序參照本規定第六十二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辦理。本法條僅對不起訴的情況作出了規定,而沒有對附條件不起訴進行規定,不起訴與附條件不起訴是不同概念,不應混同。

(2012年)

(二)

偵查措施是查明案件事實的手段,與公民的權利保障密切相關。

請回答第92-94題。

92.關于訊問犯罪嫌疑人的地點,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的公安局進行訊問

B.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的公司內進行訊問

C.對于已經被逮捕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訊問

D.犯罪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當場口頭傳喚,但須出示工作證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

【答案】ABCD

【考點】訊問犯罪嫌疑人

【解析】選項A、B、D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對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或者到他的住處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對在現場發現的犯罪嫌疑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訊問筆錄中注明。

選項C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羈押以后,偵查人員對其進行訊問,應當在看守所內進行。

93.關于詢問被害人,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偵查人員可以在現場進行詢問

B.偵查人員可以在指定的地點進行詢問

C.偵查人員可以通知被害人到偵查機關接受詢問

D.詢問筆錄應當交被害人核對,如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被害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

【答案】ACD

【考點】詢問被害人

【解析】選項A、C正確,選項B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偵查人員詢問證人,可以在現場進行,也可以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進行,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知證人到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在現場詢問證人,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到證人所在單位、住處或者證人提出的地點詢問證人,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該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詢問被害人,適用本節各條規定。選項B應該是偵查人員可以到被害人提出的地點進行,而不是偵查人員指定的地點進行詢問,所以選項B錯誤。

選項D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對于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準許。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詞。該法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詢問被害人,適用本節各條規定。

94.關于查封、扣押措施,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查封、扣押犯罪嫌疑人與案件有關的各種財物、文件只能在勘驗、搜查中實施

B.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扣押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

C.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

D.對于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3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還

【答案】D

【考點】查封、扣押措施

【解析】選項A錯誤。偵查機關可以直接采用查封、扣押物證、書證等偵查措施。不是只能在勘驗、搜查中實施。選項A說法太絕對。

選項B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已被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據此,這里應為"查詢或凍結"而非"扣押"。

選項C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偵查人員認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郵件、電報的時候,經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批準,即可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據此可知,需要"經過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批準",而不是直接通知郵電機關將有關的郵件、電報檢交扣押。

選項D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對查封、扣押的財物、文件、郵件、電報或者凍結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應當在三日以內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

(三)

犯罪嫌疑人劉某涉嫌故意殺人被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在偵查過程中,偵查人員發現劉某行為異常。經鑒定,劉某屬于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需要對其實施強制醫療。

請回答第95-96題。

95.關于有權啟動強制醫療程序的主體,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公安機關

B.檢察院

C.法院

D.劉某的監護人、法定代理人以及受害人

【答案】BC

【考點】強制醫療程序的啟動主體

【解析】《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五條第二、三款規定,公安機關發現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寫出強制醫療意見書,移送人民檢察院。對于公安機關移送的或者在審查起訴過程中發現的精神病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向人民法院提出強制醫療的申請。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發現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可以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據此可知,檢察院和法院有權啟動強制醫療程序。

96.法院審理劉某強制醫療一案,下列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是()。

A.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3人組成合議庭

B.鑒于劉某自愿放棄委托訴訟代理人,法院只通知了劉某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C.法院認為劉某符合強制醫療的條件,依法對劉某作出強制醫療的裁定

D.本案受害人不服法院對劉某強制醫療裁定,可申請檢察院依法提起抗訴

【答案】BCD

【考點】強制醫療程序的審理

【解析】選項A說法正確,選項B說法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強制醫療的申請后,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人民法院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通知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幫助

選項C、D說法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經審理,對于被申請人或者被告人符合強制醫療條件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強制醫療的決定。被決定強制醫療的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強制醫療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據此可知,強制醫療應為"決定"而非"裁定"。被害人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而非申請抗訴。

(2011年)

7.根據有關立法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因而涉及相關訴訟程序方面的問題。關于犯罪分子可以適用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的案件,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綁架案件

B.搶劫案件

C.爆炸案件

D.有組織的暴力性案件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限制減刑。《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死刑緩期執行限制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規定,根據刑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犯罪情節、人身危險性等情況,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

8.根據有關立法及司法解釋的規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被告人可以同時決定對其限制減刑,因而涉及相關訴訟程序方面的問題。高級法院審理判處死刑緩期執行沒有限制減刑的上訴案件,認為原判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確有必要限制減刑的,下列處理程序正確的是()。

A.直接改判

B.發回重新審判

C.維持原判不再糾正

D.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后,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死緩案件限制減刑程序。《死緩減刑案件審理程序規定》第四條第一款規定,高級人民法院審理判處死刑緩期執行沒有限制減刑的上訴案件,認為原判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但應當限制減刑的,不得直接改判,也不得發回重新審判。確有必要限制減刑的,應當在第二審判決、裁定生效后,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

9.李某、阮某持某外國護照,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檢察機關起訴至某市中級法院。如李某、阮某對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無異議并自愿認罪,下列選項妨礙適用《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的是()。

A.李某、阮某持有某外國護照

B.李某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

C.李某左腿嚴重殘疾

D.阮某系懷孕婦女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被告人認罪案件"審理程序。《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第二條規定,下列案件不適用本意見審理:(1)被告人系盲、聾、啞人的;(2)可能判處死刑的;(3)外國人犯罪的;(4)有重大社會影響的;(5)被告人認罪但經審查認為可能不構成犯罪的;(6)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不認罪或者不同意適用本意見審理的;(7)其他不宜適用本意見審理的案件。

10.李某、阮某持某外國護照,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檢察機關起訴至某市中級法院。關于李某、阮某的訴訟權利及本案訴訟程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即使李某、阮某能夠使用中文交流,也應當允許其使用本國語言進行訴訟

B.向李某、阮某送達中文本訴訟文書時,可以附有李某、阮某通曉的外文譯本

C.李某、阮某只能委托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資格并依法取得執業證書的律師作為辯護人

D.如我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關于刑事訴訟程序具體規定的,審理該案均適用該條約的規定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涉外訴訟程序及被告的訴訟權利。《刑訴解釋》第三百一十九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審判涉外刑事案件,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的語言、文字,應當為外國籍被告人提供翻譯。如果外國籍被告人通曉中國語言、文字,拒絕他人翻譯的,應當由本人出具書面聲明,或者將他的口頭聲明記錄在卷。訴訟文書為中文本,應當附有被告人通曉的外文譯本,譯本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以中文本為準。翻譯費用由被告人承擔。

選項A正確。不能以使用中國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為理由,強迫外國籍當事人尤其是懂中國通用的語言文字的外國籍當事人使用中國通用的語言文字來回答司法人員的訊問、詢問和書寫訴訟文書、發表辯護意見等;應當允許他們使用國籍國通用的或他們通曉的語言文字。

選項B錯誤。是"應當"附有而不是"可以"。

選項C錯誤。被告人可以委托外籍律師作為非律師辯護人。

選項D錯誤。《刑訴解釋》第三百一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關于刑事訴訟程序具體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據此可知,有例外情況,如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則不適用該條約的規定。

11.李某、阮某持某外國護照,涉嫌販賣毒品罪被檢察機關起訴至某市中級法院。如李某、阮某被判處刑罰同時附加判處罰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李某、阮某在判決確定期限內未足額繳納的,法院應當在期滿后強制繳納

B.李某、阮某未全部繳納罰金的,在其后發現有可供執行財產,法院可以追繳

C.李某、阮某在判處罰金之前所負正當債務應償還的,經債權人提出請求,先行予以償還

D.法院發現李某、阮某有可供執行的財產需要查封、扣押、凍結的,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罰金的繳納。

選項A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若干問題的規定》(簡稱《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規定》,下同)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對罰金的執行,被執行人在判決、裁定確定的期限內未足額繳納的,人民法院應當在期滿后強制繳納。

選項B錯誤。《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規定》第八條第二款規定,被執行人沒有全部繳納罰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時候發現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應當隨時追繳。據此可知,是"應當"隨時追繳,而不是"可以"追繳。

選項C錯誤。《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判處財產刑之前被執行人所負正當債務,應當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先行予以償還。

選項D錯誤。《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對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需要查封、扣押、凍結的,應當及時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執行措施。據此可知,是"應當"而非"可以"。

(2010年)

5.被告人王某故意殺人案經某市中級法院審理,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如王某被判處死刑立即執行,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核準死刑立即執行的機關是最高法院

B.簽發死刑立即執行命令的是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

C.王某由作出一審判決法院執行

D.王某由法院交由監獄或指定的羈押場所執行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死刑復核程序。

選項A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選項B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條第一款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判處和核準的死刑立即執行的判決,應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

選項C正確。《刑訴解釋》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級人民法院的執行死刑命令,均由高級人民法院交付原審人民法院執行,原審人民法院接到執行死刑命令后,應當在七日內執行。

選項D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二條第三款規定,死刑可以在刑場或者指定的羈押場所內執行。

6.被告人王某故意殺人案經某市中級法院審理,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如王某被判處無期徒刑,附加剝奪政治權利,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無期徒刑的執行機關是監獄

B.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機關是公安機關

C.對王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D.如王某減刑為有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應改為十五年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無期徒刑、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

選項A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

選項B正確。《刑事訴訟法》二百五十九條規定,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

選項C正確。《刑法》第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選項D錯誤。《刑法》第五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在死刑緩期執行減為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減為有期徒刑的時候,應當把附加剝奪政治權利的期限改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7.被告人王某故意殺人案經某市中級法院審理,認為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如王某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關于本案財產刑的執行及賠償、債務償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財產刑由公安機關執行

B.王某應先履行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C.案外人對執行標的物提出異議的,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D.王某在案發前所負所有債務,經債權人請求先行予以償還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財產刑的執行。

選項A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一條第一款規定,財產刑由第一審人民法院負責裁判執行的機構執行。據此可知,財產刑由第一審人民法院負責執行,不是由公安機關執行。

選項B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第一款規定,被判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同時又承擔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責任的被執行人,應當先履行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選項C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執行財產刑時,案外人對被執行財產提出權屬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并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處理。《民事訴訟法》第204條規定,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據此可知,案外人對執行標的物提出異議的,法院并非當然的裁定中止執行。

選項D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財產刑執行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判處財產刑之前被執行人所負正當債務,應當償還的,經債權人請求,先行予以償還。據此可知,只有王某在案發前所負的正當債務才可先行償還,并非所有的債務。

(2009年)

5.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根據對案件的不同處理需要使用判決、裁定和決定。關于判決、裁定、決定的適用對象,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判決不適用于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

B.裁定不適用于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

C.決定只適用于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

D.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只能用決定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判決、裁定、決定的區別。判決與裁定、決定適用的對象不同。裁定主要解決訴訟程序問題和部分實體問題,判決只解決案件的實體問題,決定適用于解決案件的程序問題。裁定主要解決程序問題,但亦可解決部分實體問題,如減刑等。

6.院在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根據對案件的不同處理需要使用判決、裁定和決定。關于一個案件中適用判決、裁定、決定的數量,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判決

B.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裁定

C.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決定

D.在一個案件中,可以只有決定,而沒有判決或裁定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一個案件中適用判決、裁定、決定的數量問題。

選項A正確。一審程序作出判決后,當事人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適用改判,也就是說,在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判決。但在一個案件中,發生法律效力并被執行的判決只能有一個。

選項B、C正確。裁定和決定都可以用于解決訴訟程序問題,因此,一個案件中可以有多個裁定或決定。

選項D正確。只有人民法院有權作出判決和裁定,而決定可以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分別作出,比如,處于立案偵查或審查起訴階段的案件,此時只可作出決定,而沒有判決或裁定。

7.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根據對案件的不同處理需要使用判決、裁定和決定。關于判決、裁定、決定的效力,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判決只有經過法定上訴、抗訴期限才能發生法律效力

B.裁定一經作出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C.有些決定可以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影響決定的效力

D.法院減刑、假釋裁定的法律效力并不最終確定,檢察院認為不當而提出糾正意見的,法院應當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判決、裁定、決定的效力。

選項A錯誤。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并不需要經過法定上訴、抗訴期限就能發生法律效力。

選項B錯誤。第一審法院所作的可以上訴的裁定,有關機關和人員不服的,可以依法上訴或者抗訴,并不立即發生法律效力。

選項C正確。人民法院的決定一經作出,立即生效,不準上訴、抗訴,但有些決定可以申請復議,例如:回避決定,復議期間不影響決定的效力。

選項D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減刑、假釋的裁定不當,應當在收到裁定書副本后二十日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糾正意見。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糾正意見后一個月以內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作出最終裁定。

(2008年)

5.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主犯朱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金2萬元人民幣;從犯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從犯周某被判處管制1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在本案中,由監獄執行刑罰的罪犯是()。

A.王某

B.朱某

C.李某

D.周某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執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依法將該罪犯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余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據此可知,王某、朱某與李某應交由監獄執行刑罰。

6.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主犯朱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金2萬元人民幣;從犯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從犯周某被判處管制1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對周某刑罰的執行機關包括()。

A.人民法院

B.公安機關

C.監獄

D.社區矯正機構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管制刑的執行。《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對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假釋或者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依法實行社區矯正,由社區矯正機構負責執行。該法第二百五十九條規定,對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執行期滿,應當由執行機關書面通知本人及其所在單位、居住地基層組織。

【提示】涉及《刑法修正法案八》與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故修改題干。

7.在一起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主犯朱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罰金2萬元人民幣;從犯李某被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從犯周某被判處管制1年,剝奪政治權利1年。所判刑罰既需要法院執行,又需要公安機關執行的罪犯是()。

A.王某

B.周某

C.李某

D.朱某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法院與公安機關的執行權。人民法院負責死刑立即執行、罰金和沒收財產的判決以及無罪或者免除刑罰的判決的執行;公安機關負責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據此可知,王某的沒收財產刑由法院執行,剝奪政治權利刑由公安機關執行;朱某的罰金刑由人民法院執行,剝奪政治權利刑由公安機關執行。

(2008年延考)

5.王某與張某發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順手將李某放在桌子上的手機打向張某,致張某輕傷。對由王某造成的傷害,張某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是()。

A.向法院提起自訴

B.向公安機關控告

C.向檢察院控告

D.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受害人的權利。

選項A正確。本題屬于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條的規定屬于自訴案件,張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訴。

選項B、C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二款規定,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本題中,張某是受害人,有權向公安機關、檢察院或法院報案或控告。

選項D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6.王某與張某發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順手將李某放在桌子上的手機打向張某,致張某輕傷。李某享有的訴訟權利是()。

A.就王某給自己造成的損失提起民事訴訟

B.就王某給自己造成的損失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C.就王某的犯罪行為向公安機關舉報

D.就王某的犯罪行為向法院提出自訴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附帶民事訴訟、舉報。

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1條第1款明確規定,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本案中,李某的手機被王某作為犯罪工具使用過程中毀壞了,因此李某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二款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利也有義務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舉報。被害人對侵犯其人身、財產權利的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權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案或者控告。

7.王某與張某發生口角,王某一怒之下順手將李某放在桌子上的手機打向張某,致張某輕傷。如張某提起自訴,對本案刑事部分判決有權上訴的是()。

A.王某

B.張某

C.李某

D.提起公訴的檢察院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自訴案件的上訴主體。

選項A、B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一款規定,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本題中,張某是自訴人,王某是被告,都有權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

選項C錯誤。李某不是刑事案件的當事人,不能提起上訴。

選項D錯誤。題干中明確給出是自訴案件,而非公訴案件,沒有提起公訴的檢察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拉萨市| 望城县| 濮阳县| 沅陵县| 湾仔区| 宁城县| 和林格尔县| 项城市| 温州市| 灵寿县| 合江县| 长岭县| 南华县| 蒙阴县| 武山县| 桂平市| 增城市| 教育| 庄浪县| 聊城市| 双江| 平定县| 江北区| 南开区| 灵宝市| 额敏县| 安丘市| 吴旗县| 休宁县| 万州区| 德阳市| 县级市| 松江区| 普宁市| 方城县| 永新县| 岳阳县| 拉萨市| 赫章县| 武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