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犯罪嫌疑人的審前羈押,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基于強制措施適用的必要性原則,應當盡量減少審前羈押
B.審前羈押是臨時性的狀態,可根據案件進展和犯罪嫌疑人的個人情況予以變更
C.經羈押必要性審查認為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檢察院應及時釋放或變更為其他非羈押強制措施
D.案件不能在法定辦案期限內辦結的,應當解除羈押
【答案】C
【考點】羈押必要性審查、羈押的變更、撤銷或解除
【解析】選項A說法正確。適用強制措施應當遵循必要性原則和相當性原則。必要性原則是指只有在為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而有必要時方能采取,若無必要,不得隨意適用強制措施。故基于強制措施適用的必要性原則,應當盡量減少審前羈押。
選項B說法正確,選項C說法錯誤。強制措施是預防性措施,而不是懲罰性措施,即適用強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進行毀滅、偽造證據,繼續犯罪等妨害刑事訴訟的行為。《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據此可知,檢察院只有建議權,無權直接釋放或變更。
選項D說法正確。《刑事訴訟法》第九十六條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左娜律師,系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律師。山東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青島市市南區檢察院實習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見習工作,2014年9月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在實習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與法學實踐相結合,為執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自2014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本著對律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委托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地辦理經手的每一個案子,獲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什么樣的房屋拆遷屬于棚改,如何賠償
2021-02-14當場作出治安管理處罰決定的,人民警察應當遵守哪些程序規定是什么
2021-02-12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盜版軟件已經卸載還需要賠償嗎
2021-01-29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額是多少
2021-01-08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村民大會可以拒絕土地出讓嗎
2021-01-14商業土地轉讓是什么
2021-01-30土地互換合法嗎
2020-11-16合法的拆遷補償標準,到底應該是什么樣
2020-11-08泉州市農村拆遷補償如何計算
2021-02-23非農業戶繼承得到的農村房屋,拆遷能分到房嗎
2021-01-06征地拆遷補償辦法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