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司法考試歷年真題解析2014:民法單選題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5-05-06 · 1308人看過

1.茲有四個事例:①張某駕車違章發生交通事故致搭車的李某殘疾;②唐某參加王某組織的自助登山活動因雪崩死亡;③吳某與人打賭舉重物因用力過猛致殘;④何某心情不好邀好友鄭某喝酒,鄭某暢飲后駕車撞樹致死。根據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和民法有關規定,下列哪一觀點可以成立?()

A.①張某與李某未形成民事法律關系合意,如讓張某承擔賠償責任,是懲善揚惡,顯屬不當

B.②唐某應自擔風險,如讓王某承擔賠償責任,有違公平

C.③吳某有完整意思能力,其自擔損失,是非清楚

D.④何某雖有召集但未勸酒,無需承擔責任,方能兼顧法理與情理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好意施惠、意思表示、民事法律關系。

選項A錯誤。①中張某讓李某搭乘雖未形成民事法律關系,屬于好意施惠,但開車過程中應當盡到一般的注意義務,違章駕車導致李某殘疾,存在主觀過錯,導致侵權,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選項B正確。②中唐某參加王某組織的自助登山活動,是一種自愿參與的活動,而且因不可抗力導致的死亡,應當風險自負。

選項C錯誤。③中吳某雖然有完整的意思能力,但與之打賭的對方當事人也應當預見到舉物過重可能導致吳某受傷,對吳某的受傷存在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選項D錯誤。④中何某雖未勸酒,但知道鄭某暢飲后仍然讓其駕車,對鄭某的損害存在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2.關于監護,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委托醫院照料其患精神病的配偶乙,醫院是委托監護人

B.甲的幼子乙在寄宿制幼兒園期間,甲的監護職責全部轉移給幼兒園

C.甲喪夫后攜幼子乙改嫁,乙的爺爺有權要求法院確定自己為乙的法定監護人

D.市民甲、乙之子丙5周歲,甲乙離婚后對誰擔任丙的監護人發生爭議,丙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有權指定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監護制度。

選項A正確。《民通意見》第22條規定,監護人可以將監護職責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給他人。因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但另有約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確有過錯的,負連帶責任。據此可知,甲委托醫院照料其患有精神病的配偶乙,醫院接受委托,是委托監護人。

選項B錯誤。甲的幼子乙在寄宿制幼兒園期間,監護職責仍然屬于甲,并沒有轉移給幼兒園。

選項C錯誤。《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據此可知,甲喪夫后雖然攜幼子乙改嫁,但甲仍然是乙的監護人,乙的爺爺無權要求法院確定自己為乙的法定監護人。

選項D錯誤。指定監護只在未成年人是其父母以外的監護人范圍內的人爭搶擔任監護人或互相推諉都不愿意擔任監護人的情況下產生。對于丙父母仍健在的情況,那么丙的監護人就是其父母甲和乙,即便是甲、乙離婚了,其監護人仍然是甲和乙,不存在指定監護的問題。只是離婚時應由法院判決誰與丙共同生活的問題。

3.下列哪一情形下,甲對乙不構成脅迫?()

A.甲說,如不出借1萬元,則舉報乙犯罪。乙照辦,后查實乙構成犯罪

B.甲說,如不將藏獒賣給甲,則舉報乙犯罪。乙照辦,后查實乙不構成犯罪

C.甲說,如不購甲即將報廢的汽車,將公開乙的個人隱私。乙照辦

D.甲說,如不賠償乙撞傷甲的醫療費,則舉報乙醉酒駕車。乙照辦,甲取得醫療費和慰問金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脅迫的構成。所謂脅迫,是指為達到非法目的,采用某種方法造成他人精神上的巨大壓力或直接對他人肉體施加暴力的行為。其核心在于“非法目的”。

選項A、B、C中的甲均有非法目的,從事甲所要求的行為并非乙的義務,都構成脅迫。

選項D中,乙賠償撞傷甲的醫療費是法律規定必須承擔的責任,甲并沒有非法目的,不構成脅迫。

4.甲用偽造的乙公司公章,以乙公司名義與不知情的丙公司簽訂食用油買賣合同,以次充好,將劣質食用油賣給丙公司。合同沒有約定仲裁條款。關于該合同,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如乙公司追認,則丙公司有權通知乙公司撤銷

B.如乙公司追認,則丙公司有權請求法院撤銷

C.無論乙公司是否追認,丙公司均有權通知乙公司撤銷

D.無論乙公司是否追認,丙公司均有權要求乙公司履行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無權代理、可撤銷合同

選項A、C錯誤。《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據此可知,善意相對人丙想以通知方式撤銷該合同的,需要在合同被乙公司追認之前進行。

選項B正確。《合同法》第54條第2款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本案中,甲以次充好,將劣質食用油賣給丙公司,構成欺詐,合同可撤銷,受害人丙公司有權請求法院對該合同予以撤銷。

選項D錯誤。如果乙公司不追認,該合同無效,丙公司無權要求乙公司履行合同。

5.甲公司與乙銀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自2010年3月25日起至2011年3月24日止。乙銀行未向甲公司主張過債權,直至2013年4月15日,乙銀行將該筆債權轉讓給丙公司并通知了甲公司。2013年5月16日,丁公司通過公開競拍購買并接管了甲公司。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因乙銀行轉讓債權通知了甲公司,故甲公司不得對丙公司主張訴訟時效的抗辯

B.甲公司債務的訴訟時效從2013年4月15日起中斷

C.丁公司債務的訴訟時效從2013年5月16日起中斷

D.丁公司有權向丙公司主張訴訟時效的抗辯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訴訟時效、債權債務轉讓中抗辯權之延續。

選項A錯誤。《合同法》第82條規定,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本案中,2013年4月15日,乙銀行將該筆債權轉讓給丙公司并通知了甲公司,甲公司可以向丙公司主張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

選項B、C錯誤。甲公司與乙銀行簽訂借款合同,約定借款期限自2010年3月25日起至2011年3月24日止。訴訟時效應當從2011年3月25日起算,截止到2013年3月24日止。期間乙銀行未向甲公司主張過債權。2013年3月25日以后,乙銀行的債權已過訴訟時效,不可能再導致時效中斷的效果。

選項D正確。《合同法》第85條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2013年5月16日,丁公司通過公開競拍接管了甲公司,屬于債權債務的法定轉移,此時,丁公司享有甲公司的債權并承擔甲公司的債務。因此,債務人丁公司可以向債權人丙公司主張訴訟時效的抗辯。

6.甲、乙和丙于2012年3月簽訂了散伙協議,約定登記在丙名下的合伙房屋歸甲、乙共有。后丙未履行協議。同年8月,法院判決丙辦理該房屋過戶手續,丙仍未辦理。9月,丙死亡,丁為其唯一繼承人。12月,丁將房屋贈給女友戊,并對贈與合同作了公證。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2012年3月,甲、乙按份共有房屋

B.2012年8月,甲、乙按份共有房屋

C.2012年9月,丁為房屋所有人

D.2012年12月,戊為房屋所有人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物權變動。

選項A錯誤。2012年3月甲、乙、丙三人約定登記在丙名下的合伙房屋歸甲、乙共有。該約定雖然有效,但由于房屋沒有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所有權仍然歸丙所有。

選項B錯誤。2012年8月法院判決丙辦理該房屋過戶手續,丙仍未辦理。對此不能按照《物權法》第28條的規定處理,即“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自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等生效時發生效力。”該條規定是直接針對物權的歸屬,也就是當事人若因房屋所有權歸屬問題發生爭議,法院判決所有權歸其中一方當事人,則判決生效時該當事人享有所有權。本案中,法院判決丙辦理該房屋過戶手續,是判決丙履行合同,而非直接判決房屋所有權歸屬。因此,此時房屋所有權人仍然是丙。

選項C正確。《物權法》第29條規定,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據此可知,2012年9月丙死亡,丁為其唯一繼承人,法定繼承丙的房屋,此時,丁是房屋的所有權人。

選項D錯誤。2012年12月丁將房屋贈與女友戊,雙方雖然對贈與合同作了公證,但未辦理房屋過戶登記。因此,房屋的所有權人仍然是丁。

7.甲公司為乙公司向銀行貸款100萬元提供保證,乙公司將其基于與丙公司簽訂的供貨合同而對丙公司享有的100萬元債權出質給甲公司作反擔保。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如乙公司依約向銀行清償了貸款,甲公司的債權質權仍未消滅

B.如甲公司、乙公司將出質債權轉讓給丁公司但未通知丙公司,則丁公司可向丙公司主張該債權

C.甲公司在設立債權質權時可與乙公司約定,如乙公司屆期不清償銀行貸款,則出質債權歸甲公司所有

D.如乙公司將債權出質的事實通知了丙公司,則丙公司可向甲公司主張其基于供貨合同而對乙公司享有的抗辯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反擔保、債權轉讓。

選項A錯誤。甲公司為乙公司提供保證擔保,乙公司將自己對丙公司的債權出質給甲公司作為反擔保,目的是擔保甲公司對乙公司追償權的實現。若乙公司依約向銀行清償了貸款,則甲公司就不會再承擔保證責任,那么也就不存在對乙公司的追償問題。因此,為擔保該追償權實現而設立的反擔保也就隨之消滅了。

選項B錯誤。《合同法》第80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據此可知,若甲公司、乙公司將出質債權轉讓給丁公司但未通知丙公司的話,丁公司不能向丙公司主張債權。

選項C錯誤。《物權法》第211條規定,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屆滿前,不得與出質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據此可知,質押合同中的“流質”條款無效。

選項D正確。在債權質權的實現時,因債務人未清償到期債務,質權人直接向第三債務人主張債權,但第三債務人能否以自己與債務人(出質人)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質權人,法律并沒有明確規定。主流觀點認為,債權質押的情況下,債權關系的主體并沒有發生變化,第三債務人對出質人的抗辯也可以向質權人主張。

8.甲公司以其機器設備為乙公司設立了質權。10日后,丙公司向銀行貸款100萬元,甲公司將機器設備又抵押給銀行,擔保其中40萬元貸款,但未辦理抵押登記。同時,丙公司將自有房產抵押給銀行,擔保其余60萬元貸款,辦理了抵押登記。20日后,甲將機器設備再抵押給丁公司,辦理了抵押登記。丙公司屆期不能清償銀行貸款。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如銀行主張全部債權,應先拍賣房產實現抵押權

B.如銀行主張全部債權,可選擇拍賣房產或者機器設備實現抵押權

C.乙公司的質權優先于銀行對機器設備的抵押權

D.丁公司對機器設備的抵押權優先于乙公司的質權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同一債權多個擔保物權并存、同一物上多個擔保物權的效力。

選項A錯誤。《擔保法解釋》第75條第2款規定,同一債權有兩個以上抵押人的,當事人對其提供的抵押財產所擔保的債權份額或者順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抵押權人可以就其中任一或者各個財產行使抵押權。本案中,丙公司向銀行貸款100萬,甲公司將機器設備抵押給銀行,擔保其中的40萬元貸款,丙公司將自有房產抵押給銀行,擔保其余的60萬元貸款,雖然約定了擔保份額,但沒有約定順序。因此,銀行可以以任意順序實現抵押權,而不是必須先拍賣丙公司的房產。

選項B錯誤。抵押合同中明確約定了擔保份額,兩個抵押物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足以清償全部債權,銀行若想實現全部的債權,必須拍賣兩個抵押物,而不是選擇其一。

選項C正確,選項D錯誤。在同一動產上先設定質權后又設定抵押權的情況下,實現擔保物權時以哪個為先的問題,理論上存在不同的觀點。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中給出的觀點認為上述情況下,質權的效力應優先于抵押權,無論該抵押權是否辦理抵押權登記。據此理論可知,乙公司的質權優先于銀行的抵押權,同時也優先于丁公司的抵押權。

9.張某遺失的名表被李某拾得。1年后,李某將該表賣給了王某。再過1年,王某將該表賣給了鄭某。鄭某將該表交給不知情的朱某維修,因鄭某不付維修費與朱某發生爭執,張某方知原委。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張某可請求李某返還手表

B.張某可請求王某返還手表

C.張某可請求鄭某返還手表

D.張某可請求朱某返還手表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拾得遺失物、物權請求權。《物權法》第107條規定,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據此可知,遺失物不適用善意取得,遺失物無論輾轉于何人之手,所有權人都可以請求返還原物,但理論上通說認為主張返還原物請求的對象是現實占有人。本案中的現實占有人是朱某,李某、王某與鄭某都不是遺失物的現實占人。因此,張某只能請求朱某返還手表,請求李某、王某、鄭某返還手表的話,將無法實現目的。

10.甲與乙訂立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租期5年。半年后,甲將該出租房屋出售給丙,但未通知乙。不久,乙以其房屋優先購買權受侵害為由,請求法院判決甲丙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出售房屋無須通知乙

B.丙有權根據善意取得規則取得房屋所有權

C.甲侵害了乙的優先購買權,但甲丙之間的合同有效

D.甲出售房屋應當征得乙的同意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房屋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問題。

選項A、D錯誤。《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據此可知,甲出售房屋之前應當在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乙。另外,甲出售房屋只需要提前通知乙,不需要征得乙的同意。

選項B錯誤。甲是房屋的所有權人,出售自己的房屋,屬于有權處分,故丙是基于合同取得房屋所有權而不是根據善意取得規則取得房屋所有權。

選項C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1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未在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或者存在其他侵害承租人優先購買權情形,承租人請求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請求確認出租人與第三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11.甲有件玉器,欲轉讓,與乙簽訂合同,約好10日后交貨付款;第二天,丙見該玉器,愿以更高的價格購買,甲遂與丙簽訂合同,丙當即支付了80%的價款,約好3天后交貨;第三天,甲又與丁訂立合同,將該玉器賣給丁,并當場交付,但丁僅支付了30%的價款。后乙、丙均要求甲履行合同,訴至法院。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應認定丁取得了玉器的所有權

B.應支持丙要求甲交付玉器的請求

C.應支持乙要求甲交付玉器的請求

D.第一份合同有效,第二、三份合同均無效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一物多賣、所有權轉移。

選項A正確,選項B、C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9條規定,出賣人就同一普通動產訂立多重買賣合同,在買賣合同均有效的情況下,買受人均要求實際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一)先行受領交付的買受人請求確認所有權已經轉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二)均未受領交付,先行支付價款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交付標的物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三)均未受領交付,也未支付價款,依法成立在先合同的買受人請求出賣人履行交付標的物等合同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中,丁已經先行受領了玉器,即享有了玉器的所有權。正因為丁已經取得了玉器的所有權,乙、丙要求交付的請求將不能獲得支持。

選項D錯誤。甲將玉器分別與乙、丙、丁簽訂買賣合同,甲在簽訂合同時對玉器均為有權處分,因此,三份合同均有效。

12.甲、乙與丙就交通事故在交管部門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書》,由甲、乙分別賠償丙5萬元,甲當即履行。乙賠了1萬元,余下4萬元給丙打了欠條。乙到期后未履行,丙多次催討未果,遂持《調解協議書》與欠條向法院起訴。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本案屬侵權之債

B.本案屬合同之債

C.如丙獲得工傷補償,乙可主張相應免責

D.丙可要求甲繼續賠償4萬元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債的分類、債的履行。

選項A錯誤,選項B正確。甲、乙與丙在交通事故發生后,在交管部門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書》:由甲、乙分別賠償丙5萬元。甲、乙對丙的債務內容是當事人之間協議的結果,并非直接因交通事故產生的賠償,因而是合同之債而非侵權之債。

選項C錯誤。我國《工傷保險條例》與《侵權責任法》都并未明確規定工傷補償與民事賠償不可兼得。

選項D錯誤。甲、乙對丙的賠償額已經明確約定,甲、乙對丙成立的是按份之債,而非連帶之債。因此,若乙不履行,丙無權要求甲賠償。

13.方某將一行李遺忘在出租車上,立即發布尋物啟事,言明愿以2000元現金酬謝返還行李者。出租車司機李某發現該行李及獲悉尋物啟事后即與方某聯系。現方某拒絕支付2000元給李某。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方某享有所有物返還請求權,李某有義務返還該行李,故方某可不支付2000元酬金

B.如果方某不支付2000元酬金,李某可行使留置權拒絕返還該行李

C.如果方某未曾發布尋物啟事,則其可不支付任何報酬或費用

D.既然方某發布了尋物啟事,則其必須支付酬金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拾得遺失物的返還與領取懸賞的相關規定。

選項A錯誤,選項D正確。《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該法第112條第2款規定,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據此可知,李某拾得方某遺失的行李,應當返還,方某懸賞尋找,應當按承諾支付懸賞金額。

選項B錯誤。《物權法》第230條第1款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據此可知,留置的動產必須是債權人已經“合法占有”的動產,拾得遺失物不屬于合法占有,因此不能留置。

選項C錯誤。《物權法》第112條第1款規定,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據此可知,即便方某沒有懸賞,也應當依法向李某支付必要的費用。

14.甲乙簽訂一份買賣合同,約定違約方應向對方支付18萬元違約金。后甲違約,給乙造成損失15萬元。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應向乙支付違約金18萬元,不再支付其他費用或者賠償損失

B.甲應向乙賠償損失15萬元,不再支付其他費用或者賠償損失

C.甲應向乙賠償損失15萬元并支付違約金18萬元,共計33萬元

D.甲應向乙賠償損失15萬元及其利息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違約金。《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據此可知,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違約金,只要不存在過分高于或低于損失的情況,就應當按約定執行。《合同法解釋(二)》第29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本案中,雙方約定的違約金為18萬,甲違約給乙造成的損失是15萬,違約金數額只超過損失數額的20%,不認定為“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應按約定執行違約金條款。另外,我國合同法中的違約金性質是補償性的而非懲罰性的,只要違約金能夠彌補守約方的損失,支付違約金之后就無需賠償損失。

15.李某用100元從甲商場購買一只電熱壺,使用時因漏電致李某手臂灼傷,花去醫藥費500元。經查該電熱壺是乙廠生產的。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李某可直接起訴乙廠要求其賠償500元損失

B.根據合同相對性原理,李某只能要求甲商場賠償500元損失

C.如李某起訴甲商場,則甲商場的賠償范圍以100元為限

D.李某只能要求甲商場更換電熱壺,500元損失則只能要求乙廠承擔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產品責任。《侵權責任法》第43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產品缺陷由生產者造成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因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據此可知,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請求賠償。

16.甲公司向乙公司轉讓了一項技術秘密。技術轉讓合同履行完畢后,經查該技術秘密是甲公司通過不正當手段從丙公司獲得的,但乙公司對此并不知情,且支付了合理對價。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技術轉讓合同有效,但甲公司應向丙公司承擔侵權責任

B.技術轉讓合同無效,甲公司和乙公司應向丙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C.乙公司可在其取得時的范圍內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但應向丙公司支付合理的使用費

D.乙公司有權要求甲公司返還其支付的對價,但不能要求甲公司賠償其因此受到的損失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技術轉讓合同。

選項A錯誤。《合同法》第329條規定,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或者侵害他人技術成果的技術合同無效。本案中,甲公司轉讓給乙公司的技術秘密,是甲公司通過不正當手段從丙公司獲得的,是對丙公司技術成果的侵害,應屬無效合同

選項B錯誤,選項C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2條第1款規定,根據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九條的規定,侵害他人技術秘密的技術合同被確認無效后,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以外,善意取得該技術秘密的一方當事人可以在其取得時的范圍內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但應當向權利人支付合理的使用費并承擔保密義務。本案中,乙公司對甲公司的侵權行為毫不知情,可以在其取得時的范圍內繼續使用該技術秘密,并向權利人丙公司支付合理的使用費并承擔保密義務。

選項D錯誤。《合同法》第58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合同無效是由于甲公司的過錯造成的,與乙公司無關,因此乙公司不僅有權要求甲公司返還其支付的對價,而且可以要求甲公司賠償其因此受到的損失。

17.甲的畫作《夢》于1960年發表。1961年3月4日甲去世。甲的唯一繼承人乙于2009年10月發現丙網站長期傳播作品《夢》,且未署甲名。2012年9月1日,乙向法院起訴。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夢》的創作和發表均產生于我國《著作權法》生效之前,不受該法保護

B.乙的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其勝訴權不受保護

C.乙無權要求丙網站停止實施侵害甲署名權的行為

D.乙無權要求丙網站停止實施侵害甲對該作品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著作權的保護。

選項A錯誤。《著作權法》第60條第1款規定,本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和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制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

選項B錯誤。《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8條規定,侵犯著作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著作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權利人超過二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著作權保護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計算。

選項C錯誤。《著作權法》第20條規定,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據此可知,《著作權法》對署名權實行永久性保護,因此,著作權人的繼承人有權要求丙網站停止侵害著作權人署名權的行為。

選項D正確。《著作權法》第21條第1款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據此可知,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是有期限限制的,自然人作品財產權的保護期截止于自然人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該作品財產權的保護期已過,丙網站可以通過網絡傳播該作品。

18.甲公司開發了一種汽車節能環保技術,并依法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乙公司擬與甲公司簽訂獨占實施許可合同引進該技術,但在與甲公司協商談判過程中,發現該技術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屬于現有技術。乙公司的下列哪一做法不合法?()

A.在該專利技術基礎上繼續開發新技術

B.訴請法院判決該專利無效

C.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無效

D.無償使用該技術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現有技術。

選項A、D中的做法合法。《專利法》第22條第5款規定,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題干中給出“該技術已屬于現有技術”,那么乙公司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繼續開發新技術或無償使用該現有技術都是合法行為。

選項B中的做法不合法,選項C中的做法合法。《專利法》第45條規定,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該法第46條第2款規定,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無效宣告請求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據此可知,請求宣告該專利權無效需要先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而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19.甲公司為其生產的啤酒申請注冊了“冬雨之戀”商標,但在使用商標時沒有在商標標識上加注“注冊商標”字樣或注冊標記。下列哪一行為未侵犯甲公司的商標權?()

A.乙公司誤認為該商標屬于未注冊商標,故在自己生產的啤酒產品上也使用“冬雨之戀”商標

B.丙公司不知某公司假冒“冬雨之戀”啤酒而予以運輸

C.丁飯店將購買的甲公司“冬雨之戀”啤酒倒入自制啤酒桶,自制“俠客”牌散裝啤酒出售

D.戊公司明知某企業生產假冒“冬雨之戀”啤酒而向其出租倉庫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商標侵權行為。

選項A錯誤。《商標法》第9條第2款規定,商標注冊人有權標明“注冊商標”或者注冊標記。據此可知,商標注冊人有權選擇標明或不標明“注冊商標”字樣或注冊標記。另外,商標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乙公司只要使用了他人的注冊商標,即構成侵權。

選項B正確,選項D錯誤。根據《商標法》第57條第(六)項規定,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據此可知,對于明知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而運輸的行為才認定為侵權行為,對于不知情而運輸的行為不認定為侵權行為。而戊公司的行為屬于故意為商標侵權提供便利,故構成共同商標侵權。

選項C錯誤。丁飯店的行為是將別人的商品貼自己的商標而銷售,屬于反向假冒,構成侵權。

20.下列哪一情形產生了不當得利之債?()

A.甲欠乙款超過訴訟時效后,甲向乙還款

B.甲欠乙款,提前支付全部利息后又在借期屆滿前提前還款

C.甲向乙支付因前晚打麻將輸掉的2000元現金

D.甲在乙銀行的存款賬戶因銀行電腦故障多出1萬元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不當得利之債。《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據此可知,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為:一方獲益,他方受損,獲益與受損之間有因果關系,獲益沒有法律依據。

選項A錯誤。甲欠乙款超過訴訟時效后,乙的實體債權仍然存在,只是程序上勝訴權消滅而已。另外,《民法通則》第138條規定,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據此可知,甲自愿還款,乙收下,于法有據。因此,不構成不當得利。

選項B錯誤。《合同法》第208條規定,借款人提前償還借款的,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應當按照實際借款的期間計算利息。甲欠乙款,提前支付全部利息后又在借期屆滿前提前還款,甲自愿放棄自己的時效與利息利益,法律并不禁止,不構成不當得利。

選項C錯誤。甲因賭博向乙支付錢財,賭博是一種違法行為,雙方都有不法原因,并不構成不當得利,而是非法所得,應當予以沒收。

選項D正確。甲在乙銀行的存款賬戶因銀行電腦故障多出1萬元,甲獲益,乙銀行受損,有因果關系,沒有法律依據,屬于不當得利。

21.下列哪一情形會引起無因管理之債?()

A.甲向乙借款,丙在明知訴訟時效已過后擅自代甲向乙還本付息

B.甲在自家門口掃雪,順便將鄰居乙的小轎車上的積雪清掃干凈

C.甲與乙結婚后,乙生育一子丙,甲撫養丙5年后才得知丙是乙和丁所生

D.甲拾得乙遺失的牛,尋找失主未果后牽回暫養。因地震致屋塌牛死,甲出賣牛皮、牛肉獲價款若干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無因管理。《民法通則》第93條規定,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據此可知,無因管理的構成要件包括:客觀上管理了他人事務;主觀上有為他人管理的意思;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不違背他人明示或可推知的意思。

選項A錯誤。甲向乙借款,已過訴訟時效,甲享有時效利益,丙明知訴訟時效已過還擅自代甲向乙還本付息,明顯違背了甲的意思,因而不構成無因管理。

選項B錯誤。甲在自家門口掃雪,順便將鄰居乙的小轎車上的積雪清掃干凈,是生活中常見的互助行為,并不產生民事法律關系,不構成無因管理。

選項C錯誤。甲撫養丙5年后才得知丙并非自己親生,主觀上是履行自己的撫養義務,沒有為他人的意思,不構成無因管理。

選項D正確。甲拾得乙遺失的牛,尋找失主未果后牽回暫養,后來因地震致屋塌牛死,甲出賣牛皮、牛肉獲價款若干。甲客觀上管理了乙的事務,主觀有為他人的意思,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而且無論是暫養還是后來牛死之后出賣牛皮、牛肉的行為都不違反失主的意思,構成無因管理。

22.甲用其拾得的乙的身份證在丙銀行辦理了信用卡,并惡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列入銀行不良信用記錄名單。經查,丙銀行在辦理發放信用卡之前,曾通過甲在該行留下的乙的電話(實為甲的電話)核實乙是否申請辦理了信用卡。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侵犯了乙的姓名權

B.甲侵犯了乙的名譽權

C.甲侵犯了乙的信用權

D.丙銀行不應承擔責任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人格權。

選項A正確。《民法通則》第99條第1款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本案中,甲未經許可,為不正當利益,擅自使用乙的姓名去辦理信用卡,屬于盜用他人姓名的行為,侵犯了乙的姓名權。

選項B錯誤。《民法通則》第101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據此可知,名譽是民事主體所擁有的良好的社會評價。本案中,甲沒有采用侮辱、誹謗等方式導致乙的社會評價降低的情形,因而并不侵犯乙的名譽權。

選項C錯誤。甲的行為導致乙被列入不良信用記錄的名單,對乙的信用確有影響,但我國目前并沒有明確規定“信用權”這種人身權類型。

選項D錯誤。銀行在辦理信用卡的過程中有審查辦卡人身份的義務。本案中,甲冒用乙的姓名辦信用卡,銀行審查有疏忽,應當承擔一定的責任。

23.甲乙夫妻的下列哪一項婚后增值或所得,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A.甲婚前承包果園,婚后果樹上結的果實

B.乙婚前購買的1套房屋升值了50萬元

C.甲用婚前的10萬元婚后投資股市,得利5萬元

D.乙婚前收藏的玉石升值了10萬元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夫妻共同財產。

選項A、B、D錯誤。《婚姻法解釋(三)》第5條規定,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后產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選項A中“果樹上結的果實”屬于孳息;選項B中與選項D中的“升值”都屬于自然增值,都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選項C正確。甲用婚前的10萬元婚后投資股市,得利5萬元,是婚后投資所得,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4.甲與乙結婚,女兒丙三歲時,甲因醫療事故死亡,獲得60萬元賠款。甲生前留有遺書,載明其死亡后的全部財產由其母丁繼承。經查,甲與乙婚后除共同購買了一套住房外,另有20萬元存款。下列哪一說法是正確的?()

A.60萬元賠款屬于遺產

B.甲的遺囑未保留丙的遺產份額,遺囑全部無效

C.住房和存款的各一半屬于遺產

D.乙有權繼承甲的遺產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遺產的范圍、遺囑的效力。

選項A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規定,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據此可知,享有醫療事故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因此,死亡賠償金是對死者近親屬的一種物質賠償,該賠償金不屬于遺產。

選項B錯誤。《繼承法》第19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本案中,甲的遺囑未保留丙的遺產份額,屬于部分無效的遺囑,而非全部無效。

選項C正確。《繼承法》第26條第1款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本案中,甲與乙婚后購買的住房及20萬元存款都是夫妻共有財產,應當先分出一半給乙,其余一半是甲的遺產。

選項D錯誤。甲生前留有遺書,載明其死亡后的全部財產由其母丁繼承,除了為其女丙保留一部分之外,該遺囑其余部分應認定有效,乙無權繼承甲的遺產。

(2012年)

1.張某從銀行貸得80萬元用于購買房屋,并以該房屋設定了抵押。在借款期間房屋被洪水沖毀。張某盡管生活艱難,仍想方設法還清了銀行貸款。對此,周圍多有議論。根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和民法有關規定,下列哪一觀點可以成立?()

A.甲認為,房屋被洪水沖毀屬于不可抗力,張某無須履行還款義務。堅持還貸是多此一舉

B.乙認為,張某已不具備還貸能力,無須履行還款義務。堅持還貸是為難自己

C.丙認為,張某對房屋的毀損沒有過錯,且此情況不止一家,銀行應將貸款作壞賬處理。堅持還貸是一廂情愿

D.丁認為,張某與銀行的貸款合同并未因房屋被沖毀而消滅。堅持還貸是嚴守合約、誠實信用

【答案】D

【考點】誠實信用原則

【解析】《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本題中張某和銀行的借款合同并不具備法定的解除條件,即張某與銀行的借款合同并沒有因為房屋被沖毀而消滅,因此張某依然有還款的義務,張某堅持還貸是誠實信用原則的體現。

2.關于法人,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社團法人均屬營利法人

B.基金會法人均屬公益法人

C.社團法人均屬公益法人

D.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均屬營利法人

【答案】B

【考點】法人的分類

【解析】選項A錯誤。所謂社團法人,是指以人為基礎而集合成立的法人,如公司為股東之集合,工會為會員之集合,均屬社團法人。據此可知,社團法人并不都是營利法人。

選項B正確。所謂財團法人,是指以財產為基礎而集合成立的法人,財團法人的主要形式就是基金,財團法人只能為公益事業,并不得營利。據此可知,基金會法人都是公益法人。

選項C錯誤。公益法人是指以公益為目的事業的法人。社團法人既可以從事公益事業,如工會,也可以從事營利事業,如公司。據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的社團法人均屬公益法人。

選項D錯誤。營利法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事業的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既可以是營利法人,也可以是公益法人。

【提示】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公益法人與營利法人

3.下列哪一情形構成重大誤解,屬于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A.甲立下遺囑,誤將乙的字畫分配給繼承人

B.甲裝修房屋,誤以為乙的地磚為自家所有,并予以使用

C.甲入住乙賓館,誤以為乙賓館提供的茶葉是無償的,并予以使用

D.甲要購買電動車,誤以為精神病人乙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并與之簽訂買賣合同

【答案】C

【考點】重大誤解

【解析】對于重大誤解的客體,《民通意見》第七十一條規定,行為人因為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的錯誤認識,使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認定為重大誤解。

選項A錯誤。誤解不適用于無權處分行為。

選項B錯誤。并非任何"誤"都屬于民法上的"誤解"。重大誤解適用于法律行為而非事實行為,甲的行為系事實行為,構成添附。

選項C正確。甲的"誤解"系對法律行為性質的認識錯誤。

選項D錯誤。"誤解"的內容不包括對行為人行為能力的認識。

4.甲與同學打賭,故意將一臺舊電腦遺留在某出租車上,看是否有人送還。與此同時,甲通過電臺廣播懸賞,稱撿到電腦并歸還者,付給獎金500元。該出租汽車司機乙很快將該電腦送回,主張獎金時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的懸賞屬于要約

B.甲的懸賞屬于單方允諾

C.乙歸還電腦的行為是承諾

D.乙送還電腦是義務,不能獲得獎金

【答案】B

【考點】懸賞廣告的性質

【解析】懸賞廣告,是指通過廣告形式證明對完成廣告中規定的特定行為的任何人給付廣告中標明的報酬的行為。懸賞廣告屬于單方允諾,而不是要約,因此行為人完成懸賞廣告中的行為也不是承諾,但是廣告人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負有給予報酬的義務。

【提示】關于懸賞廣告的性質,主要有兩種觀點:單方行為說和合同說(要約說)。《合同法解釋二》第3條采納了"要約說",而本題采納了單方行為說。在司法考試中,對于這樣有爭議的知識點,以出題人的觀點為準。

5.關于訴訟時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借乙5萬元,向乙出具借條,約定1周之內歸還。乙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借條出具日起計算

B.甲對乙享有10萬元貨款債權,丙是連帶保證人,甲對丙主張權利,會導致10萬元貨款債權訴訟時效中斷

C.甲向銀行借款100萬元,乙提供價值80萬元房產作抵押,銀行實現對乙的抵押權后,會導致剩余的20萬元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

D.甲為乙欠銀行的50萬元債務提供一般保證。甲不知50萬元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屆滿,放棄先訴抗辯權,承擔保證責任后不得向乙追償

【答案】C

【考點】訴訟時效的起算、中斷

【解析】選項A錯誤。《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那么對于定有清償期的債權,自期限屆滿時起算。

選項B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一般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保證中,主債務訴訟時效中斷,保證債務訴訟時效不中斷。據此可知,主債務訴訟時效與保證債務訴訟時效具有獨立性,債權人要求連帶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并不會導致主債權的訴訟時效中斷。

選項C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規定,權利人對同一債權中的部分債權主張權利,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及于剩余債權,但權利人明確表示放棄剩余債權的情形除外。

選項D錯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一條規定,主債務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保證人享有主債務人的訴訟時效抗辯權。保證人未主張前述訴訟時效抗辯權,承擔保證責任后向主債務人行使追償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主債務人同意給付的情形除外。

6.甲、乙、丙、丁共有1套房屋,各占1/4,對共有房屋的管理沒有進行約定。甲、乙、丙未經丁同意,以全體共有人的名義將該房屋出租給戊。關于甲、乙、丙上述行為對丁的效力的依據,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有效,出租屬于對共有物的管理,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權利

B.有效,對共有物的處分應當經占共有份額2/3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出租行為較處分為輕,當然可以為之

C.無效,對共有物的出租屬于處分,應當經全體共有人的同意

D.有效,出租是以利用的方法增加物的收益,可以視為改良行為,經占共有份額2/3以上的共有人的同意即可

【答案】B

【考點】按份共有的內部關系

【解析】選項A錯誤。《物權法》第九十六條規定,共有人按照約定管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權利和義務。此處的"管理"是指實際的利用,對于共有物利用方法的選擇并不包括在內。

選項B正確。對于包括出租在內的利用方法選擇,類推適用《物權法》第九十七條,該條規定,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的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出租較處分為輕,當然可以為之。

選項C錯誤。出租行為不屬于處分行為,而屬于收益行為。

選項D錯誤。改良行為,是指不變更共有物的性質,而增加其效用或價值的行為。出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志強

張志強

執業證號:

11301202010164236

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

簡介:

張志強律師,1983年5月出生,系石家莊第一看守所法律服務辦公室常駐律師、法律顧問,石家莊律澤法律特約法律顧問,北京融吧金融特約法律顧問,河北省司法廳直屬律所——河北時代經典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專職律師,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高的理論水平,辦案認真負責,恪守職業道德,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當事人的一致好評。擅長死刑辯護、經濟犯罪辯護、財產犯罪辯護、涉黑涉惡辯護、暴力犯罪辯護、詐騙犯罪辯護以及金融借貸、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服務熱線:15373982619(微信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志強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常識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北省| 旬阳县| 丰镇市| 南靖县| 大渡口区| 平利县| 灵山县| 商水县| 平阴县| 六安市| 朝阳市| 元朗区| 平凉市| 天全县| 锡林浩特市| 托克逊县| 陇南市| 临沭县| 高雄县| 内黄县| 仁怀市| 和龙市| 大渡口区| 慈溪市| 喜德县| 赤城县| 文登市| 治多县| 明溪县| 蓬安县| 玉屏| 漯河市| 广南县| 巴里| 沂水县| 永城市| 开阳县| 彭州市| 仁怀市| 北海市|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