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契約關系是人們有意識、有目的地建立的社會關系
B.各個時期的法都不得不規定保險公司等新的交往形式和它們獲得財產的新方式
C.法律關系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既有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思想關系的屬性,又有物質關系制約的屬性
D.法律關系體現的是當事人的意志,而不可能是國家的意志
答案:AC
解析:本案考核法律關系。
選項A正確。體現了“意思自治”原則。
選項B錯誤。在有保險公司的時期的法律才有規定。
選項C正確。是符合馬克思的法律的本質學說的。
選項D錯誤。有些法律關系的產生,不僅要通過法律規范所體現的國家意志,而且要通過法律關系參加者的個人意志表示意志。也有很多法律關系的產生,并不需要特定法律主體的意志。
92.周某半夜駕車出游時發生交通事故致行人魯某重傷殘疾,檢察院以交通肇事罪起訴周某。法院開庭,公訴人和辯護人就案件事實和證據進行質證,就法的適用展開辯論。法庭經過庭審查實,交通事故致魯某重傷殘疾并非因周某行為引起,宣判其無罪釋放。依據法學原理,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法院審理案件目的在于獲得正確的法律判決,該判決應當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規定,具有可預測性,還應當在內容上符合法律的精神和價值,具有正當性
B.在本案中,檢察院使用了歸納推理的方法
C.法院在庭審中認定交通事故致魯某重傷殘疾并非因周某行為引起,這主要解決的是事實問題
D.法庭主持的調查和法庭辯論活動,從法律推理的角度講,是在為演繹推理確定大小前提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核法律適用的目標和適用的步驟。
選項A正確。法律人適用法律的最直接的目標就是要獲得一個合理的法律決定。在法治社會,所謂合理的法律決定就是指法律決定具有可預測性和正當性。法律決定的可預測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它的正當性是實質法治的要求。
選項B錯誤。檢察院用的是演繹的三段論的推理方式。
選項C錯誤。法院在庭審中認定交通事故致魯某重傷殘疾并非因周某行為引起,這不單單解決的是事實問題,實際上是從大前提和小前提中推出的結論。
選項D正確。法律人適用法律解決個案糾紛的過程,首先要查明和確認案件事實,作為小前提;其次要選擇和確定與上述案件事實相符合的法律規范,作為大前提;最后以整個法律體系的目的為標準,從兩個前提中推到出法律決定或法律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累犯?構成特別累犯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1加盟店能第三方轉讓嗎
2021-02-27村委會有權利截留征地補償款嗎
2020-12-10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著作權案件訴訟費用如何繳納
2021-03-03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什么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2021-01-26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簽訂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08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南京拆遷安置房申請條件
2021-01-162020年舊城改造拆遷補償有哪些優惠政策
2021-01-31《中華人民共和國征地拆遷補償條例》是否存在
2021-02-10鐵硼拆遷會賠償嗎
2021-03-20補償標準太低,該如何維權
2021-03-02拆遷時房子的價值如何計算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