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法律規則以“規范語句”的形式表達
B.所有法律規則都具語言依賴性,在此意義上,法律規則就是法律條文
C.所有表述法律規則的語句都可以帶有道義助動詞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五條規定:“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視為住所。”從語式上看,該條文表達的并非一個法律規則
「司法部答案」AC
「網校答案」C
「考點」法律規則與語言、法律條文
「解析」選項A表述不嚴謹。法律規則是通過特定語句表達的。表達法律規則的特定語句往往是一種規范語句。但是,并不意味著所有法律規則的表達都是以規范語句的形式表達,而是可以用陳述語氣或陳述句表達。
選項B錯誤。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是有區別的,法律規則是法律條文的內容,法律條文是法律規則的表現形式。
選項C正確。道義表示說話人對事件的社會價值觀,有三種道義語義:義務、允許、禁止。常用的道義詞主要由助動詞來表現:必須、應該、應當、該、可以、禁止等。規范語句中不管是命令句還是允許句,都可以帶有道義助動詞。
選項D錯誤。法律條文可以分為規范性條文和非規范性條文。該條規定表達的是法律規則。
52.司法審判中,當處于同一位階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在某個問題上有不同規定時,法官可以依據下列哪些法的適用原則進行審判?()(2010年卷一多選第52題)
A.特別法優于一般法
B.上位法優于下位法
C.新法優于舊法
D.法溯及既往
「司法部答案」ABC
「網校答案」AC
「考點」同一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突原則
「解析」
選項A、C正確。同一位階的法的淵源之間的沖突原則,主要包括:(1)全國性法律優先原則;(2)特別法優先原則;(3)后法優先或新法優先原則;(4)實體法優先原則;(5)國際法優先原則;(6)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效力高于本行政區域內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選項B是不同位階法的適用原則。選項D講的是法的時間效力問題。
53.2007年,張某請風水先生選了塊墓地安葬亡父,下葬時卻挖到十年前安葬的劉某父親的棺木,張某將該棺木鋸下一角,緊貼著安葬了自己父親。后劉某發覺,以故意損害他人財物為由起訴張某,要求賠償損失以及精神損害賠償。對于此案,合議庭意見不一。法官甲認為,下葬棺木不屬于民法上的物,本案不存在精神損害。法官乙認為,張某不僅要承擔損毀他人財物的侵權責任,還要因其行為違背公序良俗而向劉某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10年卷一多選第53題)
A.下葬棺木是否屬于民法上的物,可以通過“解釋學循環”進行判斷
B.“入土為安,死者不受打擾”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傳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法律推理的前提之一
C.“公序良俗”屬倫理范疇,非法律規范,故法官乙推理不成立
D.當地群眾對該事件的一般看法,可成為判斷劉某是否受到精神損害的因素之一
「答案」ABD
「考點」法律解釋、法律推理
「解析」
選項A正確。法律解釋受解釋學循環的制約。
選項B正確。“入土為安,死者不受打擾”是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傳統,屬于一種風俗習慣,屬于法的非正式淵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法律推理的前提。
選項C錯誤。“公序良俗”原則在《民法通則》中有明確的規定,已經從倫理規范上升到法律規范。
選項D正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第(三)項規定,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的,其近親屬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本題中,張某將劉某父親的棺木鋸下一角,如果當地群眾將此事件看作是“以其他違反道德的方式侵害侵害遺體、遺骨的情況”,且劉某也因群眾的流言蜚語遭受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法院應該依法受理。
54.關于法律論證中外部證成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是錯誤的?()(2010年卷一多選第54題)
A.外部證成是對內部證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之合理性的證成
B.外部證成是法官在審判中根據法條直接推導出判決結論的過程
C.外部證成與案件事實的法律認定無關
D.外部證成本身也是一個推理過程
「答案」BC
「考點」外部證成
「解析」選項A正確。外部證成關涉的是對內部證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的合理性,即對前提的證成。
選項B錯誤。法官在審判中根據法條直接推導出判決結論的過程是內部證成,不是外部證成。
選項C錯誤。外部證成就是對法律決定所依賴的前提即案件事實進行法律認定,因此,外部證成與案件事實的法律認定是有關的。
選項D正確。外部證成過程中也必然涉及內部證成,也就是說對法律決定所依賴的前提的證成本身也是一個推理過程。
55.賈律師在一起未成年人盜竊案件辯護意見中寫到:“首先,被告人劉某只是為了滿足其上網玩耍的欲望,實施了秘密竊取少量財物的行為,主觀惡性不大;其次,本省盜竊罪的追訴限額為800元,而被告所竊財產評估價值僅為1,050元,社會危害性較小;再次,被告人劉某僅從這次盜竊中分得200元,收益較少。故被告人劉某的犯罪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主觀惡性小,依法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關于該意見,下列哪些選項是不正確的?()(2010年卷一多選第55題)
A.辯護意見既運用了價值判斷,也運用了事實判斷
B.“被告人劉某的犯罪情節輕微,社會危害性不大,主觀惡性小,依法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屬于事實判斷
C.“本省盜竊罪的追訴限額為800元,而被告人所竊取財產評估價值僅為1050元”,屬于價值判斷
D.辯護意見中的“只是”、“僅為”、“僅從”這類詞匯,屬于法律概念
「答案」BCD
「考點」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解析」選項B屬于價值判斷,選項C屬于事實判斷。首先要區分這組概念。價值判斷是對法律所擬定的原則、規則、制度等客觀存在(客體),人們必須從它們能否體現和滿足人們的需要,能否有更為理想的原則、規則、制度存在等角度來予以分析法律,從而涉及法律的應然狀態和理想追求問題。事實判斷是對客觀存在的法律原則、規則、制度等所進行的客觀分析與判斷。主要解決客觀存在的法律究竟是怎樣的這一問題,它并不主張或者說根本抵制從“應然”的角度追問法律應當怎樣的問題。
選項D錯誤。法律概念是對各種法律現象或者法律事實加以描述、概括的概念。辯護意見中的“只是”、“僅為”、“僅從”這類詞匯,不屬于法律概念。
56.《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第三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本辦法所稱畜禽遺傳資源,是指畜禽及其卵子(蛋)、胚胎、精液、基因物質等遺傳材料。”對此,下列哪些表述是錯誤的?()(2010年卷一多選第56題)
A.《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的上位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均屬于行政法規
C.該條款內容屬于技術規范
D.該條款規定屬于任意性規則
「答案」BCD
「考點」法律規范、技術規范
「解析」
選項A正確,選項B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因此屬于“法律”范疇,《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禽遺傳資源進出境和對外合作研究利用審批辦法》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屬于“行政法規”范疇,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規,所以,前者是后者的上位法。
選項C錯誤。法的技術性規范指規定包括法的解釋權、法的生效時間、法的修正程序、法公布的文字形式等內容的條文。技術規范的調整對象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規定人們如何使用自然的力量和生產工具以有效地利用自然的行為準則。所以,這個條文屬于法的技術性規范,而不是技術規范。
選項D錯誤。強行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是按照規則對人們行為規定和限定的范圍或程度不同對法律規則進行的分類。該條規定不是法律規則,也不是任意性規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波律師,1993年取得律師資格,法制日報個案采訪律師,黑龍江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法制進行時“名嘴說案”欄目特約嘉賓,牡丹江市東安區第九屆政協常委,民盟牡丹江市委法律顧問團副團長,被牡丹江市人社局聘為牡丹江市創業導師團成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工作經驗豐富,曾在牡丹江市晨報做法律答疑工作,并在黑龍江博大律師學院任教,連續兩年榮獲牡丹江市婦聯“巾幗維權志愿者”稱號。尤其在刑事辯護、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勞動工傷、合同糾紛、公司法務、房產糾紛、債權債務、等民事、經濟、刑事及行政等領域都有突出的應變能力表現,工作態度嚴謹,得到公檢法司及當事人的普遍好評。
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房產抵押需要哪些資料
2020-11-26在公共場合做愛構成犯罪嗎
2021-02-09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關于建筑糾紛工程量鑒定的規定
2020-11-14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保險法律關系的客體包括哪幾類
2020-11-23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17國有建設用地如何作價出資入股
2020-12-03政府征地賠償不同意能強制執行嗎
2021-02-17城市房屋拆遷必須符合什么要求
2020-12-04部分小產權房拆遷有望“以房補房”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