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咨詢
律師在線
點擊咨詢
意見反饋
回到頂部
當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如何賠償勞動者呢
一、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二、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患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除外),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三、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四、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五、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
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六、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后,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七、經濟補償金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月平均工資。
以上就是我們關于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的法律解答。根據上文可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向勞動者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并且,該經濟補償金應當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解約定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7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反訴是否需要舉證期限
2021-02-13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我國法律對勞動爭議仲裁管轄權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29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故意傷害被保險人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0-12-30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