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責任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內容分為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內的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制范圍以外的勞動合同;按合同的形式分為要式勞動合同和非要式勞動合同。
為了破解實踐中事實勞動關系的泛濫和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的頑疾,《勞動合同法》強調勞動合同的書面化,不管訂立、變更、解除、終止一律采取書面形式。《勞動合同法》第十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三款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也作了與此相關的實施規定。
從《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中可以知道,公司必須要在用工之日起的一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否則的話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而此時勞動者可以要求公司補簽勞動合同,并要求其進行一定的賠償。
公司沒給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簽訂勞動合同可以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權利。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用人單位為了盡可能的降低成本,不愿意對工人承擔應有的責任,不愿意與就業者簽訂勞動合同。這種情形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直接向用人單位提出簽訂勞動合同的要求;
2、如果用人單位有工會組織,就業者也可以向工會反映情況,請工會出面向用人單位提出要求;
3、如果用人單位執意不肯簽訂勞動合同,就業者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的勞動行政部門反映情況,由勞動行政部門督促用人單位與就業者簽訂勞動合同。很多就業者到用人單位時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意識,或者用人單位故意拖延甚至拒絕簽訂勞動合同。這樣,就業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就沒有任何合同。但是,就業者與用人單位之間還是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因此,如果在工作過程中,就業者的正當權益受到侵害,仍然有權向用人單位索取賠償。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公司不簽勞動合同有什么責任”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
2020-11-25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工廠造成環境污染怎么處罰
2020-12-24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商標轉讓流程規定有哪些
2021-01-17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相撞怎樣劃分責任
2020-12-07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應怎樣避免保險過期不賠
2020-11-14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