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臨時工付出勞動理應簽訂勞動合同
在法律意義上,沒有臨時工這個特殊界定,所有和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都是勞動工,雙方必須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明確工資待遇、工作年限等。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后,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的區別。
臨時工的本質是源于上世紀90年代,國務院發文推行公務員制度改革。各省市各部門開始制定“三定方案”(定機構,定編制,定職能)。相對于有編制的“編內人員”,臨時工被統稱為“編外人員”。而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條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從法律的角度分析,無論是《勞動法》還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均未以“臨時工”與“正式工”來劃分和規范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而是規定雙方都應簽訂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以此來規范雙方的勞動關系,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按照現行勞動法律法規,同樣應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與這些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法定的期限,就會面臨支付雙倍公司和簽訂無固定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三、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的風險防控
對于企業招用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企業有四種方式可以選擇:
1、選擇標準的勞動用工,采用這種方式用工需要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否則,超過1個月的用工需要承擔支付雙倍工資的法律風險。
2、選擇非全日用工,采用此類方式,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也可以不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但需要繳納工傷保險)。但需要確保員工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不超過4小時,累計每周不超過24小時。
3、選擇勞務派遣用工形式,采用這種方式,用人單位只需要選擇合作的勞務派遣單位,將所需員工的條件要求告知勞務派遣公司,由勞務派遣公司招聘員工,然后派遣至本單位。
4、選擇勞務用工,采用這種方式,不再適用勞動法律法規,而是按照民事法律的規定,由單位與勞務工簽訂勞務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但在管理方面,勞務用工方式常有不便,因為勞務關系的雙方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隸屬與被隸屬的關系。
總體而言,以上四種方式各有利弊,企業需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選擇。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臨時工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用人單位不與臨時工簽訂勞動合同的話,是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臨時工可以主張雙倍工資。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患者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1-01-18不接受公司安排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3-01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公司法關于股東出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03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可以去看守所探監嗎,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19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幫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06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征用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23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終止勞動關系領取失業保險條件
2020-12-31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