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yè)簽訂集體合同后如何報審
《勞動法》第三十四條規(guī)定:“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河南省企業(yè)集體合同條例》第十八條規(guī)定:“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企業(yè)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將企業(yè)集體合同審查意見書面送達企業(yè)集體合同雙方;在15日內未提出書面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提出書面異議的,合同雙方應進行協商修訂,重新報送。
上一級地方工會對集體合同有異議的,應當及時通知雙方首席代表,并同勞動行政部門進行協商,由勞動行政部門提出書面審查意見。”
二.集體合同簽訂主體的確定
集體合同是特定的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協議。在集體合同中當事人一方是代表職工的工會組織或職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單位。當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數人組成的團體。特別是職工方.必須由工會或職工代表參加,集體合同才能成立。
集體合同訂立的主體,又稱集體合同簽約人,即分別代表集體合同當事人簽訂集體合同的主體,包括勞動者方簽約人和用人單位方簽約人。
勞動者方簽約人,一般法定為具有集體合同當事人資格的工會組織的機關。在工會組織體系采用一元化模式的國家,各級工會組織都依法成立即具有集體合同當事人資格。在工會組織體系采用多元化模式的國家,各級工會組織只有當其會員數額在一定范圍內占勞動者總數的比例達到法定標準(一般不少于半數)時,才有資格作為該范圍內全體勞動者的代表而成為集體合同當事人。有的國家還規(guī)定,工會組織的集體合同當事人資格,必須經政府以法定方式(如發(fā)給證明書)予以確認。只有具有集體合同當事人資格的工會組織,其機關(即工會委員會)才有資格成為集體合同簽約人,其簽約權限的確定,有的基于工會法,有的基于工會章程,有的基于工會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我國《集體合同規(guī)定》、《工會法》等法律法規(guī)只賦予基層工會委員會以集體合同簽約人資格;此外,對沒有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yè),允許由職工推舉的代表充當集體合同簽約人。
當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數人組成的團體。特別是職工方.必須由工會或職工代表參加,集體合同才能成立。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重大事故死亡人數標準
2020-11-21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yǎng)費怎么辦
2020-11-20贍養(yǎng)糾紛的管轄法院
2020-12-02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guī)定
2021-01-12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快速理賠時間的規(guī)定是有哪些
2021-01-27上海城鎮(zhèn)保險包含哪幾種
2021-01-17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guī)定
2020-11-15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國人投保六大誤區(qū)
2021-02-20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承包合同什么時候生效呢
2020-11-29學校拆遷補償方案
2021-03-10拆遷安置房可不可以在樓市進行交易
2021-02-25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qū)別
2021-02-13村委會有權簽訂補償協議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