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費用,以及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等不計入商品的實際成本,應作為進貨費用,直接計入當期營業費用。具體為:
(1)小企業從國內購進的用于國內銷售或用于出口的商品,以進貨原價作為其采購成本。購進的商品所發生的進貨費用,包括購進出口商品到達交貨地車站、碼頭以前支付的各項費用和手續費,均作為當期損益,列入營業費用。
(2)小企業進口的商品按進口商品的國外進價和進口環節的各種稅金(不包括增值稅)作為實際入賬價格。進口商品的國外進價,一律以到岸價格(CIF)為基礎。如對外合同以離岸價格(FOB)成交的,商品離開對方口岸后,應由我方負擔的運雜費、保險費、傭金等費用,計入商品的進價;商品到達我國口岸目的港后發生的費用計入營業費用。收入的進口傭金沖減進價,不易按商品認定的,沖減營業費用。
(3)小企業委托其他單位代理進口的商品,其采購成本為實際支付給代理單位的全部價款。
(4)小企業收購的免稅農副產品,其實際成本為支付的收購價款扣除按規定計算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后的數額。
(5)小企業委托其他單位加工的商品,按加工過程中實際成本作為加工成品入賬價格。包括原材料、加工費和加工稅金。
小企業商品銷售的入賬價格應是出售商品的價格。主要有以下幾種:
(1)批發價:是指從事商品批發的小企業將商品銷售給零售企業或其他企業的價格。
(2)零售價:是指從事商品零售的小企業將商品銷售給個人或集體消費者的價格。
(3)出口商品的入賬價格,一律以離岸價(FOB)為入賬基礎。
如按到岸價(CIF)對外成交的,在商品離境后所發生的應由我方負擔的以外匯支付的國外運費、保險費、傭金(包括明傭和暗傭)和銀行財務費等,以紅字沖減收入。不易按商品認定的累計傭金收支,列入營業費用。出口商品發生的對外理賠,應以紅字沖減收入。
小企業在確定商品銷售收入時,不考慮各種預計可能發生的現金折扣和銷售折讓,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作為當期財務費用;銷售折讓在發生時直接沖減當期收入。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榮譽權有哪些特征
2020-12-11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強迫寫欠條屬于什么罪
2020-11-30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肇事致人死亡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罰
2021-03-03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父母去世之前能繼承房產嗎
2020-11-24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裁員補償扣掉五險一金嗎
2021-02-05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什么是家務勞動的補償請求權?
2020-12-23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細則是怎樣的
2021-02-24接受勞務方可以追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公眾責任險評估的主要內容
2020-12-24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