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
林甲與鐘某系親戚關系,林乙與林甲是同村村民。1999年春,林甲與鐘某合伙經營樓面防水工程,截至1999年9月16日,收支余額為12547.9元。1999年9月17日,林乙參與合伙經營,三人共同承攬樓面防水工程,林甲和林乙均曾作為承攬方代表人與施工方簽訂過工程施工合同。三人在承攬樓面防水工程中的分工如下:林甲負總責兼保管,鐘某負責技術,林乙負責記帳兼跑業(yè)務。
2001年2月27日,三人對帳目進行結算后共同在結算單上簽字認可。該結算單載明:外欠款共11萬元,扣除材料款、人工費、鐘某與林甲兩人的貸款和利息等費用后,余額為78218元。后雙方因利潤分配發(fā)生矛盾,林乙訴至一審法院,要求林甲和鐘某給付利潤26072.6元,而林甲和鐘某則以林乙是被雇傭的記帳會計為由拒付。
二、審判
一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林甲、鐘某與林乙三人合伙經營,散伙后應及時分配所得利潤,林甲、鐘某遲遲不付是錯誤的。林乙主張將合伙期間利潤均分的訴訟請求,理由正當,應予支持。林甲、鐘某辯稱林乙系其雇傭人員,但未提供證據證實,不予采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四條、第三十條、第八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條之規(guī)定,判令林甲、鐘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給林乙應得利潤26072.6元,訴訟費由林甲、鐘某負擔。
林甲、鐘某不服一審判決,以雙方系雇傭關系、林乙在帳目單上簽字僅起證明作用、一審未扣除索款支出而將外欠款作為合伙利潤分割顯失公平為由,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二審法院審理后認為:林甲與林乙在承攬防水樓頂工程中,均曾作為承攬方代表對外簽訂承攬合同,且在利潤結算單上三人均簽字認可,三人之間雖未訂立書面合伙協議,但其行為具備事實合伙的實質要件,對合伙關系應予以確認;林甲、鐘某主張與林乙系雇傭關系,無證據證實,不予支持。
對林甲、鐘某所稱在追索欠款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支出,可另行向林乙索要,或將三人的合伙債權分給每個合伙人分別索要或共同索要,為此支出的費用共同承擔。林甲、鐘某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訴訟費由林甲、鐘某負擔。
判決生效后,林甲、鐘某仍不服,向二審法院提出申訴。
三、再審
除本文介紹的案情外,再審另查明,11萬元外欠款的債權憑證和有關單據均在林甲處,至今尚有12180元未收回。林甲、鐘某主張在收款過程中支出了6萬余元,但未能提供支出的相關證據。
再審認為:1999年9月17日至2001年2月27日,林甲、鐘某與林乙三人一起承攬防水樓頂工程,林甲和林乙均曾作為承攬方代表對外簽訂過承攬合同,三人分工明確,共同勞動,共同經營,在帳目結算單上均簽字認可,雖未訂立書面合伙協議,但其行為具備事實合伙的實質要件,對其合伙關系應予以確認。
林甲、鐘某主張與林乙系雇傭關系,并主張林乙在帳目單上簽字僅起證明作用,但未提供有效證據證實,依法不予采信。原一、二審認定事實基本清楚,審判程序合法,但在計算合伙利潤時,未扣除林乙入伙前的收益和尚未回收的欠款,應予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guī)定,判決撤銷一、二審判決,林甲、鐘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給林乙合伙收益17830.03元。
四、點評
本案裁判的關鍵是對未收回的欠款如何認定和處理,是直接作為合伙利潤予以分割還是作為合伙債權由當事人另行主張權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三人在帳目結算單上結算的78218元僅是外欠款,而不是結算后的所得利潤,該外欠款是三人的共同債權。對于已經實際收回的欠款,在扣除索款支出后,可以作為分割合伙利潤的依據;對于尚未收回的12180元外欠款,其是否能夠全部收回是不確定的,尚未轉化為可支配的合伙利潤,林乙請求作為合伙利潤一并分割,沒有法律依據,不應支持。
當事人可根據林甲保存的債權憑證,由三人共同向債務人主張權利,或由林甲、鐘某追索后依法在三人之間進行分割,或由林甲、鐘某分給林乙三分之一的債權分別追索;三人共同簽字的結算單上載明的外欠款包括林乙入伙以前的收支余額12547.9元,在分配時應當將該帳目予以扣除。
綜上,一、二審判決未充分考慮合伙前的收益和未回收債權的情況,僅以外欠款作為分割合伙利潤的依據欠妥。再審判決糾正了上述缺陷,既駁回了申訴人的無理請求,又維護了雙方當事人應得的利益,是公正、合理的。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婚該怎么離
2021-02-02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欠款強制執(zhí)行會抓人嗎
2021-02-04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再保險公司有什么樣的問題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受影響嗎
2021-03-16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伍某訴某保險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互聯網保險有哪些法律法規(guī)
2021-02-03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