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法》的適用范圍由其調整對象、社會功能所決定。一般而言,包括三方面的涵義:
第一,《會計法》對人的效力范圍。《會計法》的調整對象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領導與會計主管機關及有關機關之間的監督管理關系。根據《會計法》的調整對象,《會計法》適用兩類人:一是辦理會計事務的單位和個人,包括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二是主管機關及有關機關,包括各級財政部門以及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
需要注意理解的是:
(1)其他經濟組織,是指除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以外的依法應當設置會計帳簿和進行會計核算的社會組織,如農村的村民委員會、外國在我國的常駐機構等。
(2)將“公司”在適用范圍內單列出來。這是從我國實際出發所作出的適應性調整。公司作為企業的一種組織形式應當包括在“企業”中,但我國法律對企業與公司制企業在設立條件、組織機構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特別是對公司制企業的會計規則、信息披露以及違規處罰等方面不同于一般企業,包括刑法在內的一些法律將“公司”作為特定主體與“企業”并列。
(3)沒有將“個體工商戶”列入適用范圍,而是授權財政部另行規定其會計規則。
第二、《會計法》在空間上的效力范圍。《會計法》對地域的適用范圍未作規定,根據我國法律的習慣應理解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在中國境外設立的中國投資企業,以所在國的法律為依據設立,屬于所在國法人,應當執行所在國的法律,不受中國法律的約束。但是,這些企業在向國內提供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時,應當按照國內法律和投資主體的要求進行。
第三,《會計法》在時間上的效力范圍。對《會計法》在時間上的效力范圍應理解為:從1985年5月1日起,1985年1月21日發布的《會計法》發生法律效力。從1993年12月29日起,《會計法》修訂后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規定前的規定效力終止。從2000年7月1日起,1999年10月31日經修訂發布的《會計法》發生法律效力,修訂前的《會計法》效力終止。修訂后的《會計法》對2000年7月1日以前發生的會計行為,沒有追溯力。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紀案件有追訴時效嗎
2021-02-07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涉外婚姻結婚具體有什么限制
2021-01-24欠條模板是怎樣的
2020-12-11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兒童在商場受傷,誰應該承擔責任
2021-03-23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云南省農村建房超面積如何處罰
2021-03-17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壽險理賠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2020-12-11保險費交清與本保險合同是否生效
2021-01-29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保險受益人變更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9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