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業務招待費的列支范圍
在業務招待費的范圍上,不論是財務會計制度還是新舊稅法都未給予準確的界定。在稅務執法實踐中,招待費具體范圍如下:
(1)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宴請或工作餐的開支。
(2)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贈送紀念品的開支。
(3)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旅游景點參觀費和交通費及其他費用的開支。
(4)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而發生的業務關系人員的差旅費開支。
二、業務招待費的會計處理
會計制度對業務招待費正確的會計處理應當計人“管理費用”的二級科目“業務招待費”,但這只是一般性的規定。根據“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實際成本原則”、“配比原則”等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對如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按會計制度應計入“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現行企業會計制度對開辦費應當在開始生產經營,取得營業收入時停止歸集,并應當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起一次計人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
三、業務招待費的稅務處理
《企業所得稅法》第八條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與取得收入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費用、稅金、損失和其他支出,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進一步明確,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也就是說,稅法采用的是“兩頭卡”的方式。一方面,企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只允許列支60%,是為了區分業務招待費中的商業招待和個人消費,通過設計一個統一的比例,將業務招待費中的個人消費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額限制為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這是用來防止有些企業為不調增40%的業務招待費,采用多找餐費發票甚至假發票沖賬,造成業務招待費虛高的情況。
四、業務招待費會計與稅法處理的差異
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主要有:
(1)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會計規定可據實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中,稅法規定要按一定比例扣除,形成的永久性差異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進行納稅調整。
(2)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計入開辦費。會計制度規定,在開始生產經營的當月起一次計入生產經營當月的損益。稅法規定從開始生產、經營(包括試生產、試營業)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內分期扣除,形成時間性差異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進行納稅調整。
(3)業務招待費的計稅基數會計與稅法不同,會計上允許扣除的基數是納稅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補貼收入、視同銷售收入、營業外收入。對納稅人從聯營企業分回的稅后利潤或從股份企業分回的股息等,不作為招待費稅前扣除的基數。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治安處罰程序
2021-01-18被告輸了要交訴訟費嗎
2021-02-25商評委如何認定域外證據
2020-12-21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案件管轄異議成立怎么辦
2021-02-07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飛機軍事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8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簡述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什么
2021-03-12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