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公司每個月都按應付工資的14%計提應付福利費,應付福利費余額達到十幾萬了,請問,我是否還要計提應付福利費,應付福利費計提的貸方余額是否有規定呢,就是達到多少就不計提了呢?
【解答】
1、按照會計制度規定,每月應按工資總額的14%計提職工福利費。
2、會計上對應付福利費貸方余額沒有多少限制的規定。
3、不管應付福利費貸方余額多少,還應繼續提取。
4、稅務規定提取應付福利費,按計稅工資總額14%提取的,允許在稅前列支。按照14%的比例計提的“應付福利費”超支,如何進行帳務處理?針對“應付福利費”,從財務會計、稅法及稅務檢查三方面,就有關問題明確如下:
一、“應付福利費”核算范圍
“應付福利費”是企業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從成本、費用中提取的準備用于職工福利方面的資金,主要用于企業職工的醫藥費(包括企業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交納的醫療保險金)、醫療機構人員的工資、醫務費用、職工因公傷赴外地就醫路費、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生活福利部門(理發室、浴室、托兒所)人員工資以及按國家規定開支的其他職工福利支出。
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用于支付職工的非經常性獎金(如特別貢獻獎、年終獎等)和職工集體福利的,也作為應付福利費核算。
二、會計處理
企業應設置“應付福利費”科目核算提取的福利費,貸方登記應付福利費的提取額,借方登記福利費的使用額,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福利費(含外商投資企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的結余額。
提取“福利費”時:
借:生產成本
營業費用
管理費用
......等
貸:應付福利費
支付的職工醫療衛生費、職工困難補助和其他福利費以及應付的醫務、福利人員工資等:
借:應付福利費
貸:現金
銀行存款
應付工資
......等
外商投資企業按規定從稅后利潤中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應在“應付福利費”,支付的職工醫療衛生費、職工困難補助和其他福利費以及應付的醫療、福利人員工資等:
借:利潤分配-提取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
貸:應付福利費
按規定支付時:
借:應付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
......等
注意,外商投資企業不再按工資總額的14%從費用中計提福利費,企業當年發生的福利費在當期損益中據實列支。
三、從稅法的角度,如果企業實際發生的福利費超過按稅法規定允許在稅前扣除的金額,在納稅時按稅法規定進行調整
注意:不同的工資薪金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扣除標準,其中,對工資、薪金支出實行計稅工資扣除辦法的企業,按計稅工資、薪金規定扣除。具體是指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所得額時允許扣除的工資、薪金費用,我區規定為每人800元/月。
計算公式
企業年計稅工資薪金扣除標準=該企業年任職及雇傭員工平均人數X當地政府確定的人均計稅工資標準(我區800)X12
對工資、薪金支出實行計稅工資扣除辦法的企業,其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在計稅工資、薪金扣除標準以內的,可據實扣除;超過標準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因此,在計算企業福利費時,也必須按照工資扣除標準以內進行計算、扣除。(其他方式的工資管理模式,可參閱其他納稅人咨詢的有關企業所得稅扣除標準的問題)
四、從稅務稽查角度
“應付福利費”科目,是我們稅務機關重點檢查的科目,一方面,在稅法準予扣除項目中,屬于“需進行納稅調整項目”,即按上述規定在扣除標準范圍內進行扣除,涉及調整帳務。另一方面,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存在自產產品用于支付職工福利,做帳時計入“應付福利費”,從稅法的角度,這部份視同對外銷售,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應并入應納稅所得額,乘以稅率,計算企業所得稅。
因此,納稅人在平時做帳及納稅申報時,應注意上述問題,否則,稅務機關查處將依照稅法按“偷稅”處理,并處以罰款!
五、舉例說明及帳務調整
假設你公司,現有職工10人,2006年1月,我地稅局稽查局在對你單位進行2005年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檢查時,仔細核對你單位工資表、工資結算單等明細資料,發現大量列支誤餐補貼、交通補貼等項目,致使你單位2005年全年工資支出總額200000元。
稅務機關根據《企業所得暫行條例》和相關文件規定,按照我區計稅工資扣除標準800元/月,分析你單位屬于擅自擴大工資開支范圍多列支出,同時多計提三項經費支出,工會經費、應付福利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其中:
多提工資:200000-10X800X12=104000元
多提應付福利費:104000X14%=14560元
多提工會經費:104000X2%=2080元
多提職工教育經費:104000X1.5%=1560元
你單位共多列支出:104000+14560+2080+1560=122200元
你單位應補所得稅:122200X33%=40326元。同時,我局稅務機關將你單位多列支出,未做納稅調整的行為認定為屬于虛假申報行為,定性為偷稅,根據《征管法》有關規定,處以所偷稅款1倍罰款計40326元。
帳務調整如下:
(一)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40326
貸: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40326
(二)借:營業外支出40326
應交稅金-應交企業所得稅40326
貸:銀行存款80652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減資其債權人要如何處理
2021-03-04房租到期房客不搬走該如何
2021-03-23勞務派遣聘員無固定期限如何賠償
2020-11-15打印的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2-02醫療事故引起智力受損該怎么鑒定
2021-03-10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行政處罰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0網絡語言攻擊能定罪嗎
2021-02-09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房產部門可否撤銷房屋產權證
2020-11-24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及險別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