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3日,家住某市A區的李某到其居住地的公安局派出所報案,稱其雇工王某正在砸其開設小店(住所隔壁)的窗戶玻璃,損壞其店內財物,要求公安機關嚴厲制裁。派出所接警后,迅速指派二名民警趕赴出事地點,制止王某的違法行為,并依法傳喚王某,同時對李某和圍觀的群眾進行調查取證,后又委托物價鑒定機構對被損壞的財物進行價值鑒定,損壞財物的價值為490元。經審理查明,王某認為李某多次無理扣發其工資,心中憤憤不平,事發當日中午喝酒后,跑到李某小店砸東西。執法民警認為,此案件系民事糾紛引起的,便組織王某和李某進行了兩次調解,因雙方分歧較大,結果無法達成協議。區公安分局以王某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給予王某治安拘留5日的處罰,并告知李某就財物損失可直接到法院提起民事損害賠償訴訟。4月24日,王某到某市公安局申請行政復議,稱事出有因,且系酒后所為,區公安分局對其處罰過重;4月29日,李某也到市公安局申請復議,稱區公安分局對王某處罰過輕,且沒有對損壞的財物進行裁決。市公安局將兩案合并審理,根據《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之規定,決定維持區公安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
[評析]
本案王某損壞李某財物的事實清楚。王某的供述和李某的陳述以及圍觀群眾的證言均證實,王某于2006年4月13日酒后到李某店中砸玻璃、桌椅等財物,經物價鑒定毀損價值達490元。據此可以認定王某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的行為成立。至于李某扣發王某工資的問題,屬另一法律關系,當事人可向勞動部門或人民法院要求解決,不影響本案的定性。
通過調查,本案屬民事糾紛引起的毀損壞公私財物案件,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五條和《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四十五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可以進行調解。但鑒于雙方當事人最終未達成調解協議的情況,辦案機關依據《公安機關辦理行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五十一條之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依法進行了處罰;并告知當事人對違法行為造成的損害賠償糾紛,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由此可見,辦案機關對此案的處理方式和程序是有法律依據的。
區公安分局在處理此案件時,綜合考慮了該案系民事糾紛引起,損壞財物的價值達490元,另外法律也規定了對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應予以處罰,便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給予王某行政拘留5日的處罰。
復議機關經過審理,認為區公安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所認定的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準確,處罰得當,依據《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股票可否用于抵押
2021-01-14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房產他項怎么解除
2020-12-17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婚內協議書公證費用
2021-02-21賣車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1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經營健康保險的公司要提交準備金評估報告嗎
2021-01-08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如何的
2021-01-06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喻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代理詞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