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靠“使用”獲得商標專用權的制度
這是比較原始的商標保護制度。在19世紀之前(具體講,即1857年法國頒布第一部注冊商標法之前),商標的使用人在貿易活動中就一種或多種商品建立起了自己的信譽,用戶一見到有關商標,就會憑經驗識別出自己所滿意的商品。如果其他經銷人在相同或類似的商品上使用同樣的商標,則必然在市場上引起混淆,因此被禁止隨便使用它。這樣,商標通過使用,自然地產生了專有性質。那時并不需要進行什么手續,不需要通過一定管理機關審查、批準這種專有權。但是,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市場的擴大,商品經營者越來越多,而真正能在貿易活動中建立起信譽的并不是全部,甚至不占多數。況且,建立信譽還需要一定時間。
二、不注冊使用與注冊并行,兩條途徑均可獲專用權的制度
這種制度是從原始商標保護制中發展起來的,又多少留有前者的痕跡,它以英國為典型。這種制度與美國式的保護制度相近,但又更強調在保護注冊商標的同時,以普通法及衡平法對未注冊、但已有市場信譽的商標,通過反向假冒(Passing-off)的途徑,承認其專用權。
按照上述1、2兩種制度,就可能產生兩個以上的、在不同地區持有相同商標的人。獲得注冊的人,一般無權排斥原使用而未注冊的人在原貿易活動范圍內繼續使用其商標。這兩種類型商標保護的共同缺點是:國家的商標管理機關不可能對全國現存的、有效的商標進行全面統計,因此不可能向新的商標使用人或注冊申請人提供可靠的意見,以便在選擇文字、圖案時避免與其他人相沖突。在這兩種制度下,很大一部分商標的專用權實際并不“專”。
實行第2種制度的國家,除英聯邦的大多數國家外,還有個別大陸法系國家。
三、先注冊、后使用的制度
這種制度也稱“全面注冊制”或“強制注冊制”。實行它的主要目的是便于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管理。這是典型計劃經濟的反映。它以前蘇聯現行的《商標條例》為代表。我國1963年的商標條例也屬于這一類。這種制度的優點是國家商標管理機關便于全面管理;缺點是管得太死。前蘇聯解體及東歐集團不復存在之后,這種制度已趨于消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侵權行為與無因管理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0交通事故處理責任認定有期限么
2021-01-05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已登記的地役權首次登記需要的材料
2020-11-26鄰居土地糾紛找誰解決
2021-01-20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保險公司不理賠如何起訴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