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屬于婚姻法規定的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離婚時應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時權吉
陳-曉和張-青于1999年結婚。結婚前,陳-曉名下有價值10萬元的股票。婚后,陳-曉繼續炒股,張-青雖然沒有親自炒股,但將自己的工資全部交給陳-曉投入股市,至今累計有5萬元左右。 2003年,兩人的父母也各自投入了4萬元給陳-曉炒股。在投資時,兩人同雙方父母商定:每年付給雙方父母5%的固定年息。 2010年2月,張-青提出離婚,并要求將陳-曉名下的股票(已增至50萬元)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對此,陳-曉不同意,她認為,婚前自己的股票賬戶即有10萬元,婚后又是自己在辛苦策劃、操作股票投資,張-青及張-青父母只是獲益,并沒有花費任何心血,因此她不同意將全部股票按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但她提出,雖然不同意把股票的現值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但可以按照比例分給張-青一部分紅利。在多次協商未果的情況下,張-青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庭審中,陳-曉同意離婚,但不同意按照張-青的意見分割股票價值。 法院審理后認為,婚前的股票10萬元應當屬于個人財產。雙方父母的投資應當返還,同時應分的年息按照約定處理。剩余的財產作為夫妻共有財產進行分割。 本案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陳-曉婚前的10萬元股票財產根據婚姻法規定屬于陳-曉個人所有。而另據婚姻法關于“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以及生產、經營的收益等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屬于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因此,陳-曉婚前的股票在婚后的增值部分,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得到的,屬于“生產、經營的收益”,應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 另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七條規定,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難以確定的,主張權利的一方有責任舉證。當事人舉不出有力證據,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因此,本案中,除非陳-曉可以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婚前所購股票與婚后所購股票的增值有所區分,否則對該財產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就難以認定,應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的規定,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25法律顧問費和代理費要分開收嗎
2020-12-19營業執照地址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3-07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贍養費包括哪些費用,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28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買的新車卻辦過保險,4s店是否構成欺詐
2020-12-02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車險續保押金是不是必須繳納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旅游購買保險要注意什么
2021-03-26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