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法學家霍*斯曾言“法律是對法官遭遇一系列事實時將如何行為的一種預測”,1這其實是說明我們看待問題必須超越外在的形式來研究它的實質。對于證監會在中國證券市場中所起到的作用,我們也不能僅僅從《證券法》條文的字面意思中來理解它的功用,而必須通過觀察現實的一系列事件,通過現實中的反映來理解證監會的作用。關于證監會的作用,法律的規定是比較原則的,如《證券法》第一百六十六條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證券市場實行監督管理,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而現實中時時刻刻發生的事件又表明了它的確以十分具體的行動來行使著自己的職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本文試圖探討一下關于我國證監會對證券市場監管理念的一些問題,分析它的一些特點和原因,提出一些建議。
首先是關于中國證券市場“政策市”的問題。中國證券市場被稱為典型的“政策市”,這與證監會在中國證券市場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密切聯系的,證監會的監管帶有很大意義上的政策色彩,波動性較大,規范性卻較小,這是我歸納的第一個特點。
現實中的案例可謂比比皆是,典型的就是近期關于非流通股轉讓的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登記結算公司在去年年底制定了《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轉讓業務辦理規則》并聲稱:非流通股依法轉讓不是變相流通,而是旨在限制那些屢禁不止的非流通股場外轉讓行為。2但是,市場卻沒有與監管方取得一致看法,股市以實際的下跌行動表明了它自己對規定的解讀,“非流通股轉讓規則”在去年年底推出,之后股市便應聲大跌;新年開市規則正式實施后,股市更是屢創新低,距1200點僅有一步之遙。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會議之后,已經有信息表明剛剛實行不到一個月的規則已經暫停,所謂的“C股第一單”也胎死腹中。3這個規則從制定、實施一直到暫停生動的展現了證監會在對市場進行監管中所表現出來的政策性和波動性,以實際案例向我們展示了它監管的一些理念。當局制定規則的原意是規范非流通股轉讓還是為全流通做準備,我們難以捉摸,但是之后市場的表現卻另當局不得不暫停規定的實施,我們可以看出證監會把自己在實行的法規變來變去,被市場的力量左右,被政策的力量所改變了。證監會為了與政策配合阻止股市的下跌不得不改變自己對市場進行監管的原則,甚至暫停剛剛實施不到一月的規則。可見,證監會的監管很大意義上已經背離了法律的嚴格性、穩定性和可預見性,而轉向較大的政策性和波動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01實習期簽訂兩年合同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0-11-13雇傭童工怎么處罰,童工是幾歲人群
2021-02-12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債務人在債權轉讓時的抗辯權的規定
2020-11-25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意外險醫療賠付多少錢
2021-03-11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委托代理合同樣本是什么樣的
2021-03-14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征地拆遷中,對于拆遷補償方案不滿意怎么辦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