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結果出來前工傷員工工資如何支付
工傷認定結果下達之前,單位可以先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員工工資,如果認定為工傷,在停工留薪期間,那么單位將員工工資補齊到正常水平即可。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工傷認定標準
1、認定工傷的七種法定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視同工傷的情形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視同工傷的情形有三種: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而如果員工所受的傷害不屬于工傷,單位便沒有義務正常支付員工的工資。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工傷認定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根據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員工工傷的治療期間為停職留薪期,在此期間,單位應正常發放員工工資,因此,工傷認定結果出來前單位可以先支付給員工最低標準的工資,待工傷認定的結果出來之后,再將員工在此期間的工資補齊即可。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錢
2021-03-21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交通世故鑒定結果出來了保險公司多久能賠錢
2020-12-19“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保險公司會破產嗎
2021-03-10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