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下班途中崴腳是否屬于工傷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上下班過程中崴腳的,并不屬于工傷的情形,如果是發生了交通事故,并且不是本人主要責任的,屬于工傷的情形,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二、工傷鑒別方法
工傷,是相對于非因公負傷而言,是因公負傷的簡稱。之前由于體制的原因我國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因工作原因負傷致殘通常采用該術語,現行《工傷保險條例》已經適用于普通事業單位職工,公傷只存在于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人員,對于與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之間形成勞動關系的其他工作人員仍然適用工傷。
工傷與公傷的區別是:
主體及相互間關系不同。工傷發生在勞動關系中,也就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公傷發生在國家機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與其工作人員之間,這種關系不屬于勞動關系,帶有行政屬性。
確定待遇的依據不同。工傷待遇由工傷保險條例和地方行政法規確定。公傷待遇由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制定。
能否參加工傷保險待遇不同。工傷可參加工傷保險,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公傷不可參加工傷保險,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而是享受相關的公傷待遇。
待遇支付主體不同。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用人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支付。公傷待遇由所在單位支付。
爭議解決途徑不同。因工傷待遇發生糾紛,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可以適用勞動爭議仲裁、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解決。對單位公傷待遇有異議的,只能先通過人事爭議仲裁裁決,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上下班過程中崴腳的,并不屬于工傷的情形,如果是發生了交通事故,并且不是本人主要責任的,屬于工傷的情形,可以申請工傷認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房二賣”的法律后果和糾紛的處理原則
2021-02-12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如何反家暴
2021-02-09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連帶責任進入執行程序需要多久時間
2021-01-09怎樣擬定婚前協議才會有效
2020-11-13合同侵權能主張精神賠償嗎
2020-11-13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房屋長期出租是一年一簽嗎
2020-12-01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本案中被告保險公司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2020-11-15“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