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章是由國務院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是我國法律體系中層級最低的一種法的形式,包括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規章不能作為行政審判的依據,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只是“參照”使用。規章要取得完整的法的效力,必須由法律明確授權,像行政處罰法授權規章設定行政處罰一樣。目前,規章設定的行政許可比較多,存在的問題也多,因此,行政許可法草案沒有授權國務院部門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但考慮到地方政府綜合管理所轄行政區域的各項事務,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市的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對是否應當授權地方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許可,存在兩種意見。一種意見不同意地方規章設定行政許可,理由是:(1)制定行政許可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治理行政許可過多、過濫,而當前行政許可混亂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規章設定的行政許可太多。保留地方政府規章的設定權,行政許可過多、過濫的問題可能依然得不到解決,取消地方政府規章的行政許可設定權,有利于控制行政許可的數量,是行政許可制度改革的發展方向;(2)根據立法權的規定,國務院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處于同一法律位階,行政許可法草案沒有授予國務院部門規章行政許可設定權,授予地方政府規章行政許可設定權,二者不平衡;(3)設定行政許可是給行政機關設定權力,給公民設定義務,根據現代法治精神,行政機關不能自己給自己設定權力,不能自我授權。地方政府是法律、法規的實施機關,按照設定權和實施權分開的原則,地方政府不應當有設定權;(4)設定行政許可屬于立法行為,應當符合憲法和立法法確立的立法體制以及依法行政的要求,規章主要是為執行法律、法規而作出具體規定,不具有創設性的立法權,賦予地方政府立法權,不符合我國的立法體制。如果地方人民政府認為有必要設定行政許可,可以提請有立法權的地方人大及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這樣,不僅有利于鞏固和加強地方人大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也有利于進一步落實依法行政,實現依法治國;(5)地方人大兩個月開一次會,立法法沒有對地方性法規需要幾審通過作出要求,地方人大可以靈活掌握,能夠及時地制定地方性法規,設定行政許可;(6)規章設定行政許可之后,一旦在執行中產生訴訟,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只是“參照”規章,司法上會產生難以確定的后果,給執法帶來困難。另一種意見贊成賦予地方政府規章一定的行政許可設定權。理由是:(1)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社會、經濟情況發展不平衡,什么事都由中央管很難管好,往往一統就死,一放就亂。從國外的經驗看,地方自主權擴大是發展趨勢;(2)這幾年政府對經濟管理的思想發生變化,地方要促進經濟發展,搞好投資環境,不會亂設行政許可,以前亂設許可的情況有所改變,賦予地方政府規章設定權不會有問題;(3)地方性法規制定的周期較長,設定權集中于地方性法規,不利于保障行政管理的效率。
綜合考慮上述兩種不同的意見,立法機關認為我國的省級行政區劃比較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存在很大差別,省級政府在全面負責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管理工作中,當出現地方性的特殊問題時,需要立即采取行政許可措施進行管理,而法律、行政法規未作規定,又來不及或者不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在這種情況下賦予省級政府一定的行政許可設定權是必要的。省級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許可,一般是授權有關部門實施,不存在自我授權,這一點與國務院部門規章有所不同。最后行政許可法對草案進行了比較大的修改,將地方政府規章的設定權限制在省級人民政府規章上。行政許可法規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執行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根據本法的規定,省級地方政府規章設定行政許可還應當遵守以下規定:(1)只能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這種臨時性的行政許可有效期為1年,如果需要繼續執行,應當上升為地方性法規;(2)在屬于本法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范圍內設定行政許可;(3)通過本法第十三條規定的四種方式能夠解決的,不得設定行政許可;(4)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5)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設立的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產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第十五條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的,地方性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確需立即實施行政許可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可以設定臨時性的行政許可。臨時性的行政許可實施滿一年需要繼續實施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地方性法規。
地方性法規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章,不得設定應當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不得設定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其設定的行政許可,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個人或者企業到本地區從事生產經營和提供服務,不得限制其他地區的商品進入本地區市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不能勝任工作調崗能降薪嗎
2021-02-20限售解禁股可以股權質押嗎
2021-03-23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買房注意購房合同的九個看點
2020-11-27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因產品責任提起訴訟后應當提供的證據是什么
2021-01-18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投保人與受害人達成的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2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承包林地需要辦理什么證
2021-01-02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征地拆遷中,航拍圖有時間截點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