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處罰法》對“一事不再罰”處罰主體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確定性。對幾個機關都有管轄權的違反行政管理法律;
二、《行政處罰法》的“一事不再罰”原則對適用法規時的沖突沒有提供合適的沖突適用規則。相信隨著行政法治的發展與完善,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行政處罰是國家特定行政機關依法懲戒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個人、組織的一種行政行為,屬行政制裁范疇。行政處罰作為一種法律制裁,是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的一種懲戒、教育手段。目的是使相對人今后不再重犯同一違法行為。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按此規定,一事不再罰可界定為:行政主體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的行政處罰。也就是說,行為人的一個行為無論是違反一規范,還是數個規范,受一個行政主體管轄,還是數個行政主體管轄,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但如果是罰款,則罰款只能一次,另一次處罰可以是吊銷營業執照或其他許可證,也可以是責令停產停業,還可以是沒收等,只是不能再罰款。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處罰法規定一事不再罰的范圍是有限的,僅僅限制的是二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而不限制其他行政處罰種類的第二次或多次適用,在我國目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繁多、職權交叉重疊的情況下,仍不足以解決多頭處罰、重復處罰的問題??梢哉f,這條規定反映了一事不再罰原則理論上的不成熟和迫切的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及其協調。但我們不能據此來否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存在,這條規定正反映了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立法旨意和精神,只是由于理論上不成熟。
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理解首先是對“一事”即“同一個違法行為”的理解和認識。所謂“違法行為”指當事人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而非其他違法或違紀行為。“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當事人實施了一個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一個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當事人在客觀上僅有一個獨立完整的違法事實。
理解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而非一類違法行為。
第二,同一個違法行為在實施的主體上,是同一違法行為人。
第三,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違法事實而非一次違法事件。
第四,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該違法行為的全貌,如果違法行為人針對該行為向行政處罰主體作了重大欺瞞,且該欺瞞導致處罰主體對該違法行為的定性和施罰產生重大影響,則處罰主體在第一次處罰后可以根據新查明的事實情況對違法當事人追加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與保證合同
2020-12-24夫妻假離婚買的第二套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20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信用卡逾期被起訴流程
2021-01-09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勞動中受了傷該如何賠償呢?
2021-03-09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人壽保險理賠有怎樣的標準
2021-02-14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有什么不同嗎
2020-12-28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