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完成通產更是需要很多個公司和部門一起合作的,所以在多個主體協商好合同的事宜之后就會準備好分包的合同簽訂,但是因為主體的關系太復雜卻很容易引發訴訟的過程中主體不明確的情況,那么,建筑分包合同糾紛中訴訟主體如何確定?
一、建筑分包合同糾紛中訴訟主體如何確定?
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的當事人通常為建設工程的發包人和承包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等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來具體確定該類糾紛案件的訴訟主體身份。具體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因拖欠工程款引起的糾紛,承包人將承包的建設工程合同轉包而由實際施工人起訴承包人的,可不將發包人列為案件的當事人;承包人提出將發包人列為第三人,并對其主張權利而發包人對承包人又負有義務的,可將發包人列為第三人,當事人根據不同的法律關系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轉包經發包人同意,即屬合同轉讓,應直接列發包人為被告。
2、因工程質量引起的糾紛,發包人只起訴承包人,在審理中查明有轉包的,應追加實際施工人為共同被告,實際施工人與承包人對工程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3、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筑施工企業,并以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不愿起訴的,施工人可作為原告起訴,不必將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列為共同原告。
4、施工人掛靠其他建筑施工企業,并以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的名義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被起訴的,應將施工人和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列為共同被告;被掛靠建筑施工企業對施工人因承攬的工程不符合質量標準造成發包人損失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5、兩個以上的承包人聯合承包工程,由其中一方與發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發生糾紛的,其他聯合承包工程的施工人應列為共同的原被告。
6、兩個以上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合作建設工程,并對合作建設工程享有共同權益的,其中合作一方因與工程的承包人簽訂建設工程合同而發生糾紛的,其他合作建設方應列為共同原被告。
綜上所述,分包出去的部分出現了問題就應該有承擔這部分建設的主體來參與到訴訟中去,建筑雖然是一個整體對外進行銷售的,卻仍然需要分清楚責任的界限才能防止其他主體的侵權傷害到自己的合法利益。
建筑工程審計時間為多久?建筑項目決算工程量審計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住建部或借鑒《浙江省違法建筑處置規定》的處理辦法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電子產品爆炸致傷能提起訴訟嗎
2021-01-09產品侵權的舉證責任誰來承擔
2020-12-20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應報送什么文件
2020-11-23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子女在支付老人贍養費時要注意什么
2020-12-09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違建立案了能撤銷嗎
2021-03-06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如何理解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第三者保險賠償范圍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