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錦江區律師 涪陵區律師 泗縣律師 南溪區律師 霍邱縣律師 蒙陰縣律師 金鳳區律師
股權轉讓和合并的過程中,勢必是會涉及到稅務的問題的,而且,在稅務方面是有很多是注意事項和要求的。那么,股權轉讓稅收處理是怎么進行處理的呢?合并的稅務處理是怎么樣的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一、股權轉讓中稅務處理
1、契稅。股權轉讓不繳納契稅。
2、營業稅。股權轉讓不繳納營業稅。
3、所得稅。
個人股權轉讓的,應交納個人所得稅。計算方式為:
(1)對于原股東取得轉讓收入后,根據持股比例先清收債權、歸還債務后,再對每個股東進行分配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股權轉讓總收入-原股東承擔的債務總額+原股東所收回的債權總額-注冊資本額-股權轉讓過程中的有關稅費)×原股東持股比例。
其中,原股東承擔的債務不包括應付未付股東的利潤(下同)。
(2)對于原股東取得轉讓收入后,根據持股比例對股權轉讓收入、債權債務進行分配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原股東分配取得股權轉讓收入+原股東清收公司債權收入-原股東承擔公司債務支出-原股東向公司投資成本。
企業股權轉讓的,應交納企業所得稅。計算方式為:(股權轉讓收入-投資成本)*稅率。應注意的是,一般股權轉讓中,股權轉讓人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或累計盈余公積應確認為股權轉讓所得,不得確認為股息性質的所得。轉讓全資子公司以及持股95%以上的企業時,投資方應分享的被投資方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余公積應確認為投資方股息性質的所得。允許在股權轉讓收入中扣減。
二、合并的稅務處理
合并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合并為一個企業。其中,合并各方解散而共同設立為新的企業,為新設合并(也稱解散合并);合并一方存續,其他各方解散而并入存續一方,為吸收合并(也稱存續合并)。企業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合并,均不須經清算程序,合并前企業的股東(投資者)除要求退股的以外,將繼續成為合并后企業的股東;合并前企業的債權和債務,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由合并后的企業承繼。
對企業在合并前后的營業活動應作為延續的營業活動進行稅務處理。凡合并后的企業依據有關法律規定仍為外商投資企業的,其有關稅務事項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資產計價的處理
合并后企業的各項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應按合并前企業的帳面歷史成本計價,不得以企業為實現合并而對有關資產等項目進行評估的價值調整其原帳面價值。凡合并后的企業在會計損益核算中,按評估價調整了有關資產帳面價值并據此計提折舊或攤銷的,應在計算申報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時,按下述方法之一進行調整:
1、按實逐年調整。對因改變資產價值,每一納稅年度通過折舊、攤銷等方式實際多計或少計當期成本、費用的數額,在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費用項目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或調減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2、綜合調整。對資產價值變動的數額,不分資產項目,平均分十年,在年度納稅申報的成本、費用項目中予以調整,相應調增或調減每一納稅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
以上調整方法的選用,由企業申請,報主管稅務機關批準。企業在辦理年度納稅申報時,應將有關計算資料一并附送主管稅務機關審核。
(二)定期減免稅優惠的處理
合并后企業的生產經營業務符合稅法規定的定期減免稅優惠適用范圍的,應承續合并前的稅收待遇,具體稅務處理按以下方法進行:
1、合并前各企業應享受的定期減免稅優惠已享受期滿的,合并后的企業不再重新享受。
2、合并前各企業應享受的定期減免稅優惠未享受期滿且剩余期限一致的,合并后的企業繼續享受優惠至期滿。
3、合并前各企業剩余的定期減免稅期限不一致的,或者其中有不適用定期減免稅優惠的,合并后的企業應按本款第(五)項的規定,劃分計算相應的應納稅所得額。對其中剩余減免稅期限不一致的業務相應部分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繼續享受優惠至期滿;對不適用稅收優惠的業務的應納稅所得額,不享受優惠。
綜上所述,關于股權轉讓稅收處理,我們要注意,在進行轉讓和合并的時候,稅收的計算方式是不一樣的,轉讓主要是包括契稅、營業稅和所得稅。另外,還有一定的定期減免稅優惠的政策,上文中小編也為大家帶來了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進行參考。
股權轉讓欠款糾紛案例 ----如何理解同一法律關系的概念
公司股權轉讓流程是怎樣的
股份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較大火災事故如何處罰
2021-03-22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2020-12-07產品責任險與雇主責任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土地網拍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3評估報告可以拒絕接收嗎,會不會影響房屋補償
2020-11-20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征地拆遷時都有哪些維權誤區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