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企業解散的法定原因有哪幾種
合伙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解散:
(一)合伙期限屆滿,合伙人決定不再經營;
(二)合伙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
(三)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
(四)合伙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滿三十天;
(五)合伙協議約定的合伙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
(六)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原因。
二、合伙企業解散程序
1.清算人的確定
合伙企業解散后應當進行清算,并通知和公告債權人;清算人由全體合伙人擔任,未能由全體合伙人擔任清算人的,經全體合伙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伙企業解散后十五日內指定一名或者數名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十五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2.清算事務
主要有下列六項,由清算人執行,即清理合伙企業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合伙企業未了結的事務;清繳所欠稅款;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合伙企業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代表合伙企業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3.合伙企業財產清償順序
首先是支付清算費用;然后按照下列順序清償,即合伙企業所欠招用的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合伙企業所欠稅款;合伙企業的債務;返還合伙人的出資。合伙企業財產在按上述順序清償后,仍有剩余的,再行按照約定比例或者法定比例分配給合伙人。
4.解散后原合伙人的責任
合伙企業解散后,原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債權人在五年內未向債務人提出償還請求的,該責任消滅。
5.清算報告
清算結束,應當編制清算報告,經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在十五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報送,辦理合伙企業注銷登記。
《合伙企業法》第85條中主要對合伙企業的解散情形做出了規定,只要出現任何情形,那么就可以解散合伙企業。但是合伙企業解散之后也會涉及到后續的一些問題,包括債務清償等等,這就涉及到清算人的確定。而法律中也有相應的要求,合伙企業解散后,必須經過清算程序,了結合伙事務。
合伙企業解散財產分割方式是什么?
我國合伙企業解散清算有哪些注意事項
合伙企業解散的程序具體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新規一級到十級的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2-13超過工傷認定期怎么辦
2020-12-24仲裁與訴訟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04口頭裝修合同是否成立
2020-12-22企業冒用他人信息發工資如何處罰
2021-01-09自離公司不開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1-01-07商標授權和品牌授權是否一樣
2020-12-10破產重整對外擔保有效嗎
2021-01-21如何反家暴
2021-02-09民事執行基本原則
2020-12-23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自己手寫的合同簽字了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16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雇傭關系受傷怎么賠
2020-12-11收取違約金的勞動爭議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31財產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