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儲蓄管理條例
第一條為了發展儲蓄事業,保護儲戶的合法權益,加強儲蓄管理,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凡在中國境內辦理儲蓄業務的儲蓄機構和參加儲蓄的個人,必須遵守本條例的規定。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儲蓄是指個人將屬于其所有的人民幣或者外幣存入儲蓄機構,儲蓄機構開具存折或者存單作為憑證,個人憑存折或者存單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儲蓄機構依照規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動。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公款以個人名義轉為儲蓄存款。
第四條本條例所稱儲蓄機構是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準,各銀行、信用合作社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以及郵政企業依法辦理儲蓄業務的機構。
第五條國家保護個人合法儲蓄存款的所有權及其他合法權益,鼓勵個人參加儲蓄。
儲蓄機構辦理儲蓄業務,必須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第六條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全國儲蓄管理工作。
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負責儲蓄機構和儲蓄業務的審批,協調、仲裁有關儲蓄機構之間在儲蓄業務方面的爭議,監督、稽核儲蓄機構的業務工作,糾正和處罰違反國家儲蓄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行為。
第七條中國人民銀行經國務院批準,可以采取適當措施穩定儲蓄,保護儲戶利益。
第八條除儲蓄機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辦理儲蓄業務。[2]
第二章儲蓄機構
第九條儲蓄機構的設置,應當遵循統一規劃,方便群眾,注重實效,確保安全的原則。
第十條儲蓄機構的設置,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報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準,并申領《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但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一條儲蓄機構的設置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機構名稱、組織機構和營業場所;
(二)熟悉儲蓄業務的工作人員不少于四人;
(三)有必要的安全防范設備。
第十二條經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批準,儲蓄機構可以設立儲蓄代辦點。儲蓄代辦點的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
第十三條儲蓄機構應當按照規定時間營業,不得擅自停業或者縮短營業時間。
第十四條儲蓄機構應當保證儲蓄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支付,不得違反規定拒絕支付儲蓄存款本金和利息。
第十五條儲蓄機構不得使用不正當手段吸收儲蓄存款。[2]
第三章儲蓄業務
第十六條儲蓄機構可以辦理下列人民幣儲蓄業務:
(一)活期儲蓄存款;
(二)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三)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四)存本取息定期儲蓄存款;
(五)整存零取定期儲蓄存款;
(六)定活兩便儲蓄存款;
(七)華僑(人民幣)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八)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開辦的其他種類的儲蓄存款。
第十七條經外匯管理部門批準,儲蓄機構可以辦理下列外幣儲蓄業務:
(一)活期儲蓄存款;
(二)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
(三)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開辦的其他種類的外幣儲蓄存款。
辦理外幣儲蓄業務,存款本金和利息應當用外幣支付。
第十八條儲蓄機構辦理定期儲蓄存款時,根據儲戶的意愿,可以同時為儲戶辦理定期儲蓄存款到期自動轉存業務。
第十九條根據國家住房改革的有關政策和實際需要,經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批準,儲蓄機構可以辦理個人住房儲蓄業務。
第二十條經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批準,儲蓄機構可以辦理下列金融業務:
(一)發售和兌付以居民個人為發行對象的國庫券、金融債券、企業債券等有價證券;
(二)個人定期儲蓄存款存單小額抵押貸款業務;
(三)其他金融業務。
第二十一條儲蓄機構可以辦理代發工資和代收房租、水電費等服務性業務。
二、相關管理條例
1.活期儲蓄。一元起存,多存不限,儲蓄機構開具存折,儲戶憑存折存取。活期儲蓄存款在《條例》實施后支取的,按統一規定計息,即:儲蓄機構以每年6月30日作結息日,結算利息一次,利息并入本金(元以下尾數不計利息);未到結息日清戶者,按清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利率算到清戶前一天止。
2.定活兩便儲蓄。五十元起存,多存不限,存期不限,儲蓄機構開具存單,存單不記名、不掛失。定活兩便儲蓄存款在《條例》實施后存入的,按統一規定計息。即:存期不足三個月,按活期存款計付利息;存期三個月以上(含三個月),不滿半年,整個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利率打六折;存期半年以上(含半年),不滿一年,整個存期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半年期利率打六折;存期一年以上(含一年),無論存期多長,整個存期一律按支取日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打六折。條例實施前存入的,按原規定執行。
以上便是小編關于中國儲蓄管理條例的資料整理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筆資金,將它打理好還需要瀏覽相關條例哦,還可以根據各個銀行所提供的優惠政策來仔細考慮如何規劃自己的財務。小編提醒,網絡詐騙猖獗,一定要注意財產安全。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法律咨詢,律霸網還有在線律師可供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許可申請書時效
2020-11-21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投保車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要不要賠償
2021-02-18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車禍輕傷保險怎么賠償,賠多少錢
2020-12-14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的分類是什么
2020-12-19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雇主侵占雇員保險金 不當得利被判返還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