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江寧區律師 市中區律師 港北區律師 習水縣律師 貴池區律師 象山縣律師 香洲區律師 富順縣律師
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國家的經濟也需要大量的支撐需求,企業已經不滿足于只在國內發展,大多數的企業領導已經把目光放向了海外,這就催生了海外并購的大量發展,而海外并購的模式是怎樣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領略一下海外并購的模式。
一、 海外并購的概念
海外并購是指一國,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企業的一定份額的股權直至整個。海外并購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企業,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市場和兩個以上政府控制下的法律制度,其中"一國跨國性企業"是并購發出企業或并購企業,"另一國企業"是他國被并購企業,也稱目標企業。這里所說的渠道,包括并購的跨國性企業直接向目標企業投資,或通過目標國所在地的子公司進行并購兩種形式,這里所指的,、以股換股和發行債券等形式。
2015年中國企業實施的海外并購項目總共有593個,累計交易金額401億美元(包括境外融資),其中直接投資338億美元,占84.3%,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
二、 海外并購的模式
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買方行為可以總結為四種模式:供求關系型、產業轉移型、外引內聯型和服務管理型。
1、 供求關系型
伴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經濟對上游資源的需求與日俱增。受“中國因素”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自2003年起不斷攀升,這令中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自2003年起,中國企業開始嘗試通過海外收購解決能源供給瓶頸。澳大利亞是中國“買家”最青睞的地方,那里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油氣資源?!叭坝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是中國大規模海外并購資源的主力,占中國企業上游資源并購總額的20%。
中國在短期內急于買下更多的上游資源,這種做法受制于美元價格走勢和全球商品市場整體供求關系,一旦經濟增速放緩、國際貿易需求降低,則可能導致產業價值鏈的逆向擠壓效應,即終端市場因需求降低導致上游存貨增加、資產貶值。過去兩年,中國經濟就遭遇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資源價格大幅下跌所造成的去庫存化痛苦。不過,考慮到前述中國自身需求的高速增長和資源的不可再生性,決定了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國內制造業所需的上游資源具有長期價值,短期價格波動問題歸根結底只是一種貨幣表現——中國能夠承受資產貶值風險。
另一種風險是,中國在全球能源緊張時期海外并購上游資源已引起西方社會高度關注,甚至將此視作一種“中國威脅”。特別是收購方多是國有企業,信息披露往往不健全,這已經導致了個別交易被目標國政府否定。著名的案例是2005年中海油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Unocal)失敗。美國政府審核意見認為,中海油是國有企業,其收購行動是對美國經濟的一種威脅。
2、 產業轉移型
近年來,受益于國內市場需求飛速增長,一些優秀的中國制造型企業快速成長為頗具實力的大型制造商,反向又推動了產品出口快速增長。特別是在裝備制造業,優秀大型制造商的經營管理出現了明顯的“邊界溢出”現象,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市場溢出。從早起的添補低端市場空白到進口替代,經過十幾年發展,優秀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不再僅僅依賴于國內市場的外延式增長,也可以借助不斷提升的產品競爭力實現國內外市場的內延式擴張。
第二,產品溢出。在單一產品經營方面累積的市場溢出經驗很容易復制到同類產品之中,而其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客戶關系整合及生產管理的協同效應。
第三,供應鏈溢出。當市場溢出與產品溢出雙重效應顯現時,大型制造商在關鍵零配件采購方面會形成規模經濟效應。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在整機制造領域也可以同樣獲得規模經濟效應。由于大型機械設備體積龐大,存在單一工廠生產的“規模不經濟”問題。因此,圍繞客戶群范圍進行的生產地優化,往往決定了市場溢出和產品溢出的實際經營績效,同時也決定了供應鏈管理體系與模式。最優生產布局原則在制造業形成了明顯的供應鏈溢出效應,零配件供給、物流、分銷與市場、客戶關系與售后服務等因素,多重思考與組合才能形成最佳供應鏈管理體系。
第四,資本溢出。優秀的大型制造企業往往擁有更為突出的資本實力,比如公司市值、債務杠桿、現金流、毛利率、應付和預收比率等。這時,大型制造商會憑借相對強大的資本實力,以并購方式推進行業整合。或加大資本支出,擴大營業范圍,提升市場競爭力。
當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型制造企業經營發展的“邊界溢出”現象愈加凸顯時,它必然希望能夠獲取這個成長空間,比如進入更大范圍市場,全面提升產品競爭力,優化供應鏈管理體系。但從全球比較看,中國大型(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短板集中在:
第一,海外市場獲取能力,品牌、渠道和客戶關系是突出弱點。
第二,產品競爭力,表現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配件制造等方面。第三,供應鏈管理問題,表現在全球生產布局、行業議價能力和“端對端的整合”能力。
工程機械制造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催生了三一重工(600031,股吧)、徐工科技、中聯重科(000157,股吧)、柳工等眾多優秀大型制造商,這些公司也成為行業海外并購與資源整合的主力,并購主要目的是為獲取技術、品牌和海外渠道。
歐洲傳統制造業備受中國企業青睞有著深層次原因:
第一,受區域市場萎縮、勞工成本上升以及歐元區和歐盟東擴等因素影響,歐洲高端制造業面臨著成本和收益雙向擠壓,同時受到風頭正勁的中國廠商的競爭挑戰。沒有了“邊界溢出”能力的歐洲高端制造業如今陷入了二次產業轉移的壓力。
第二,歐洲制造型企業普遍規模不大但行業影響歷史悠久、技術與產品優勢突出,這些公司的技術、人才和全球商業網絡對提升中國裝備制造業的全球競爭力有著非常凸顯的價值。
3、 外引內聯型
在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案例中,有一類企業在海外并購中獲取了品牌、海外渠道甚至生產體系等資源,但它們的戰略重心似乎并不是為了確保自身的國內生產的產品能夠順利打入全球市場,而是將并購整合的資源同樣應用于國內市場,形成了“外引內聯、橫縱聯合”的新運營體系,有些企業還借此開創了新的商業模式。
總部位于新疆的美克國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克家具”)是“外引內聯型”海外并購與資源整合模式的代表企業。其操作特點是,將過去具有業務關聯性的供應鏈上下游合作伙伴,通過并購變成自己的子公司;利用自身在專業業務領域內的領先競爭優勢,通過“外引內聯、橫縱聯合”建立起以國內市場為主、國外市場為輔的經營體系。
復星集團收購地中海俱樂部是外引內聯型海外并購模式的典型案例。借此,復星集團將優質中國客戶送出海外,享受地中海俱樂部的全球網絡服務。同時,將地中海俱樂部的管理引入國內,深度開發日益活躍的國內旅游服務市場。
中國龐大且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將會為許多消費類產品制造型企業帶來逆向并購整合的市場條件和戰略機會。即,將自身與海外企業的關系,由過去建立在供應鏈關系上的客戶或供應商轉變為股東和利益共享者。在做好“端對端的整合”基礎上,中國企業或將開創一種新的全球一體化生產與消費模式,而對中國市場的掌控則具有十分突出的戰略性。
4、 服務管理型
中國2001年加入WTO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主流行業(金融、電信、交通運輸等)中的服務型企業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抵御外資在本土市場的挑戰。如今,外資的競爭壓力早已消散,借助龐大且快速增長的國內市場,工商銀行(601398,股吧)、建設銀行(601939,股吧)、中國移動等國內服務企業不僅邁入了世界500強,甚至成為了市值龐大的“巨型企業”。
如今,中國經濟增長的顯著變化是與世界的關聯性不斷增強,制造業對此已駕輕就熟。縱觀中國服務業,由于缺乏有效的海外市場拓展思維和策略,相關服務體系的海外布局能力較差。反觀消費者需求,中國買家游走世界各地,中國消費者甚至成為全球奢侈品的主要購買者,它們在金融、電信、交通運輸等服務性行業內,形成了龐大的跨境服務需求,促使中國本土服務型企業盡快完善全球服務網絡,這成為了中國本土服務型企業拓展全球業務網絡的驅動力。
除此之外,金融服務業海外資源整合的重要戰略意義在于,借助海外收購或參股策略,中國本土金融服務企業可與全球頂尖金融機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球利益格局,共同應對未來競爭挑戰,同時對沖金融風險,提高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的金融安全度。
從長期看,隨著中美之間的直接利益競爭日漸增多,在既有全球化競合模式和兩個國家各自利益主張看,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并購行動或將遭遇更加復雜的政治與商業環境。特別是涉及所謂美國國家利益的金融、高科技、高端制造等行業,改變單純的利益交換模式,轉而圍繞“你中有我,我總有你”的思維構建新的中美企業競合模式將是必然之路。
其實,無論海外并購的模式分為幾種,都表明中國企業不僅在國內發展的迅速,也極力想在國外發展更好。企業在開展海外并購的時候,不要盲目跟風,應該根據自身企業的特點以及自身的財務狀況來實施。這樣才會讓企業在海外也能立足。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無錫律師。
石油海外并購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企業海外并購新規方式有哪些
跨國并購的融資風險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提前解散時怎么賠償員工
2021-01-21交通賠償不起房屋抵押合同可以作為賠償嗎
2021-03-17房屋出租必須到公安局備案嗎
2020-11-14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和外國人結婚國內能查到嗎
2021-01-12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購房合同注意建筑面積縮水
2021-02-13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拘役是否要解除勞動合同
2021-02-21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工傷意外險理賠多少錢
2020-12-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幾種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