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安化縣律師 太康縣律師 竹溪縣律師 邗江區律師 武陵區律師 天寧區律師 江干區律師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日趨復雜,公司業務也隨之發生變化,公司引進外來資本、公司破產倒閉清算、公司內部股東買賣股權等等事情越發頻繁。我們今天就“股權轉讓前的公司債權債務”進行相關介紹,股權轉讓涉及到的是新舊股東對公司權益的更迭,隨之而來的債權債務是否也會發生變化,下面我們進行詳細解答。
一、債權問題
公司有股權發生轉讓,同時公司對外享有債權的情況相對容易處理。
1.股權對內轉讓的情形
這種情況下,外部債務人的償還義務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股權轉讓人不再享有分配的權利。此時,轉讓人在轉讓股權時,放棄了相應比例的收益權,而受讓人則依法取得了這部分收益權。
2.股權對外轉讓的情形
與上述情況不同,股權對外發生轉讓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股權受讓人是第三人,情況則與上述情況相同;而如果股權受讓人同時又是外部債務人,就需要分情況討論:
(1)外部債務人獲得公司全部股權,即公司整體轉讓給了該債務人,則債權債務混同;
(2)外部債務人獲得公司部分股權,原來的外部債權債務關系很可能就變成了現在的內部關聯交易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實踐當中,轉受雙方有時會在轉讓協議中注明,由轉讓人負責在股權轉讓生效前收回股權轉讓基準日前到期的公司債權。此類條款主要是受讓人為防止公司的不良之債給自己進入公司后可能帶來的損失所做的一種防范措施。然而,嚴格地說,這種條款并不當然具備法律效力。
第一,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系轉、受方這兩個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行為,二者之間的約定不能約束第三人。而公司作為第三人,本應由其享有的債權明顯受到了限制。
第二,如果公司股東會同意由轉讓人收回公司債權,那么,這種條款因為公司的授權而變得有效。
綜合上述各種情形,根據本文對股權轉讓法律后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公司作為債權人,其內部股權發生轉讓時,對外部債務人的影響十分有限,并無必要讓債務人了解債權人的內部變更情況。
二、債務問題
公司內部股權發生變化,同時公司對外負有債務,情況就要復雜得多。
有人認為,公司股權發生轉讓,根據法律后果來看,公司資產并未發生變化,也就是說,股權的轉讓并不影響公司作為債務人的償還能力,因此,股權轉讓與公司債務沒有聯系。這種觀點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但是,在實踐當中,外部的債權人往往會擔憂自己這筆債權能否真正收回。也就是說,公司股權發生轉讓,內部治理結構發生改變,雖然從當時的狀態來看,公司的賬面資產并沒有發生減少,償還能力并未減弱,但是,公司內部結構的變化很可能給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帶來外部第三人無法預料,至少是難以預料的改變。公司的戰略轉型使得持有對公司的長期債權的外部債權人的遠期利益無法實現。這樣,由股東轉讓股權導致公司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并影響到公司長期債務的償還,這種潛在的風險,讓債權人變得坐立不安起來。
可以引入告知義務來解決這個兩難的問題。股東在擬轉讓自己所持有的股權時,不管是內部轉讓還是對外轉讓,到轉讓基準日為止,目標公司對外負有尚未到期的債務的,該公司應對相應的外部債權人進行告知。提出這種建議,主要是基于以下幾種考慮:
第一,告知義務的設定是根據我國《合同法》第84條的原理確定的。《合同法》第84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個條款的設立,是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即保證債權人能有效地收回自己的債權。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中,雖然公司資產并沒有發生變化,法人實體亦未變更,但是股權的轉讓很可能使得公司的內部結構發生重大改變,這一改變甚至有可能是實質性的。按照前文闡述的原因,出于對債權人遠期利益的保護,債權人應當有權知曉其債務人的這一實質性變更。這與《合同法》第84條的原理應當是一樣的。
第二,由目標公司而不是轉讓人來告知債權人。與債權人相對應的是目標公司,即發生股權轉讓的公司,是它與債權人發生了債權債務關系,同樣基于《合同法》第84條的原理考慮,應該由債務人來告知債權人。雖然債務人的變更是由轉讓人引起的,但是法律關系不能混淆,所以不能要求轉讓人承擔這一告知義務。
第三,目標公司只需告知而無需經得債權人同意。這一點是與《合同法》第84條的原理完全不同的。主要是出于對保護股東的考慮。如前文所述,股權轉讓幾乎是股東退出有限責任公司的唯一途徑,如果還死搬硬套地適用《合同法》原理,萬一債權人不同意,就徹底阻礙了股東的退路。根據公平原則,股東轉讓其股權的權利不應受到侵犯和保護債權人遠期利益不受侵犯是同等的。之所以在此設立告知義務,主要目的還是善意地提醒債權人,債務人內部發生了重大事項的變更,如果引起了債權人的不安,債權人能夠有足夠的時間,針對新的情況,準備新的應對方案。告知義務的實質,是引起債權人的注意。再者,根據《合同法》原理和前文所分析的股權轉讓的法律后果,畢竟目標公司的實體和資產未立即發生變化,債務仍然由目標公司承擔,只是在此時善意地對債權人作出一個法律風險的提前保護,必須經得債權人同意的情形也并未出現,因此告知足矣。
綜上所述,股權轉讓前的公司債權債務的歸屬是比較復雜的,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分析。而債權相對債務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一般說來債權是隨著股權轉讓而轉移,除非在股權轉讓協議中以及公司股東大會同意才可以由原股東收取債權。債務其實跟股權轉讓時沒什么關系,但是有可能股東為了逃避債務,將公司股權轉讓給沒有償債能力的人,有潛在風險。以上就是“股權轉讓前的公司債權債務”的解答。
公司轉讓后的債務誰來承擔
有限公司債務股東可能承擔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公司債務如何追討,公司欠錢不還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結婚六年未辦結婚證算法律婚姻嗎
2021-02-05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保險人能否因保險標的物轉讓未批改而拒賠
2020-12-25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商業車險二次費改的正式落地實施
2021-02-26如何認定保險責任
2020-12-0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