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是指當事人就仲裁機構對知識產權案件作出的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期望人民法院對該仲裁裁決予以執行的一項司法活動。那么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有何法律依據?律霸網有幸請到專業從事知識產權律師為您詳細介紹。
在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法律實務中,有權提出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的主體包括哪些,提出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應當遵循哪些法定程序,提出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應當符合什么法定條件,申請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可能產生什么法律風險及可能導致什么法律后果,是解決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的關鍵。
【法律風險】
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及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法律實務,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可能發生以下法律風險:
(一)當事人是否履行裁決的法律風險;
(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是否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法律風險;
(三)當事人雙方申請對仲裁裁決處理的請求是否一致的法律風險;
(四)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的法院是否有管轄權的法律風險;
(五)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是否有異議的法律風險;
(六)作出仲裁裁決的仲裁機構是否依法成立的法律風險;
(七)申請執行是否超過法定期限的法律風險。
【法律后果】
知識產權律師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及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法律實務,知識產權仲裁裁決執行可能產生以下法律后果:
(一)當事人履行裁決的,可能承擔人民法院駁回申請的法律后果;
(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未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可能承擔仲裁裁決不能執行的法律后果;
(三)當事人雙方對仲裁裁決申請處理不一致時,可能承擔人民法院承擔終止執行的法律后果;
(四)申請執行仲裁裁決的法院沒有管轄權的,可能承擔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法律后果;
(五)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的,可能承擔人民法院終止執行的法律后果;
(六)仲裁機構的設立不符合法律的規定的,可能承擔仲裁裁決無效的法律后果;
(七)申請執行超過法定期限的,可能承擔人民法院駁回申請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據】
一、《仲裁法》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應當履行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六十三條被申請人提出證據證明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組成合議庭審查核實,裁定不予執行。
第六十四條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裁決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人民法院裁定撤銷裁決的,應當裁定終結執行。撤銷裁決的申請被裁定駁回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恢復執行。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二條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的案件,由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仲裁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不明確的,由仲裁協議簽訂地或者被申請人住所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三、《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四條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百一十三條對依法設立的仲裁機構的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受申請的人民法院應當執行。
第二百一十五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證過戶程序有哪些
2021-01-06輕傷案件找個律師收費方式有哪些
2021-01-11交通事故律師收費標準,律師費誰出
2021-01-08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車禍受傷后的索賠流程
2020-11-20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什么是保險公司年報
2021-01-13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個人間土地轉包合法嗎
2020-12-14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