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關系者一國經濟的發展,掌握著國家的命脈,故而國家一直對國有企業采取控股的方式。然而在改革開放后,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國有企業開始改制,只要滿足條件,國有企業可以改制為其他類型的企業。你是否知道懷化市國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一、有限責任公司的概念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簡稱《公司法》),將我國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兩種企業組織形式。有限責任公司是指依《公司法》設立,由符合法律規定人數的股東出資組建,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二、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
1、有限責任公司形成公司財產
依據《公司法》第四條規定,股東一旦將自己投入的資產交付給公司,就喪失對這部分財產的所有權,也就無權對所投入公司的財產作任何處置,更不能抽回出資。公司對股東投入的資產擁有充分、完整的支配權。例如:股東以所擁有的房屋作價出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后,房屋必須過戶到有限責任公司名下,股東不再擁有房屋的所有權,而形成股權。
2、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有限責任”是指股東對公司債務的承擔方式,也就是說股東對公司承擔責任的最大限度是他的出資額。
3、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構成具有靈活性。有限責任公司突破了對出資人的限制。法人與法人之間、法人與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自然人之間、法人與自然人和其他組織均可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
4、 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資兩合性
有限責任公司的性質介于股份有限公司和合伙企業之間,兼具資合性與人合性,也就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之間資金的聯合、互相之間的信任是兩個不可或缺的因素。
5、 有限責任公司具有封閉性
這是同股份有限公司相對而言的。公司設立時,注冊資本總額全部由股東認繳,不能公開募集資本,不能發行股票,公司的財務會計等信息資料無需向社會公開等等。
有限責任公司的規模可大可小,適應性強,設立條件和程序簡單、靈活。
三、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應具備的條件
1、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類型可分為法人股東、自然人股東和其他股東三種。法人股東包括企業法人、社會團體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事業單位法人中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法人按國家有關規定應先完善自身企業法人登記(即自身先行轉變為企業法人)才能成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自然人指具有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外國公民及港、澳、臺自然人(含取得外國或地區永久居住權的中國籍人士,但不包括留學生)出資,仍按辦理外商投資企業注冊登記。其他股東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職工持股會等。企業在改組改造時涉及企業的職工股東超過法定人數時,可設立職工持股會,以職工持股會做為公司一個股東,進行公司注冊登記。職工持股會的設立需經北京市體改辦審批后到北京市民政局辦理社會團體法人登記。《公司法》對股東人數的限定為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一般來講,一個股東不能單獨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只有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或國家授權部門可以單獨投資設立國有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
2、股東的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于下最低限額:
(1) 以生產經營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2) 以商品批發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五十萬元 ;
(3) 以商業零售為主的公司人民幣三十萬元。
(4) 科技開發、咨詢、服務性公司人民幣十萬元。
另外,針對個別行業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有特殊規定的按規定的注冊資本進行登記注冊。經營范圍涉及兩種行業以上,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應按較高行業的注冊資本額登記注冊。
《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使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原有企業改建為有限責任公司的,還可以用凈資產、購買凈資產、量化凈資產、債權轉股權及股權投資,形成改制后企業的注冊資本。
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是載明公司組織規范及其行為準則的書面文件,對全體股東、公司的組織機構和經營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公司章程是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最重要的條件和最主要的文件,是公司對外進行經營活動的基本法律依據,也是國家有關部門對公司實行管理的依據。有限責任公司章程應由全體股東依據《公司法》共同制定,并由全體股東在章程上簽字、蓋章。經公司登記機關核準公司登記后發生法律效力。
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公司名稱應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有關規定,與其他類型企業不同的是公司組織形式應標明“有限責任公司”或“有限公司”字樣。建立符合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是指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機構的組成、產生辦法、職權等都應符合《公司法》的要求。有限責任公司的組織機構分為權力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三部分。
(1) 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股東組成。
(2) 董事會或執行董事是公司的執行機構。董事會由3-13名董事組成。董事由股東會選舉產生,董事任期每屆不得超過三年。董事會設一名董事長,可以設1—2名副董事長。董事長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副董事長應由董事會選舉產生。公司設經理一名,由董事會聘用或解聘。股東人數較少、較小的公司,可不設董事會,設一名執行董事。執行董事行使董事會職權,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執行董事也可以兼任經理。設立執行董事的,不應再設董事會。
(3) 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監事會成員不得少于3人,由股東代表和適當比例的公司職工代表組成,并在其組成人員中推選一名召集人。股東代表監事由股東會選舉產生,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監事任期每屆三年。股東人數較少、規模較小的公司,也可不設監事會,設1—2名監事。
5、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即公司住所,“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即公司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所需的資金、場地、人員、設備等。
除以上《公司法》規定的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外,還有一些具體要求:
①最大股東的出資額原則不能超過公司資本的80%,確有特殊情況的,最大股東出資額不得超過公司資本的95%;
②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不得與其所任職的企業共同作為股東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
③黨政機關、國家公務員、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不能對有限責任公司投資;
④家庭成員共同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以各自擁有的財產作為注冊資本,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四、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重組方式
原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重組方式可分為整體改制和部分改制。整體改制是以企業全部資產為基礎,通過資產重組,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的一種企業改制方式。大部分企業采取整體改制的方式。部分改制指企業以部分資產為基礎,通過吸收其他股東的投資或轉讓部分資產設立新的企業的一種改制方式。部分改制適用于大型企業的改制,原企業可繼續保留。
原有企業整體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企業申請改制前,應對其整體資產及下屬全資和參股、控股企業(含聯營企業)一并考慮,統籌規劃制訂方案。對于資產不進入改制后公司的下屬企業,應先行剝離,變更隸屬關系,資產進入改制后公司的下屬企業應一并辦理改制登記。
五、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1、《企業改制登記注冊書》;
2、主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批復;
3、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其內容包含:①是否同意本改制及改制的方向;②確認經評估后的凈資產值及所有權歸屬。全民所有制企業可不提交此文件。農村集體所有制及其他類型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應由本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出具決議,其內容參照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4、公司章程;
按《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必須具備的條款應依照《公司法》的要求在公司章程中體現,應當載明公司名稱和依據以及公司的經營等十一個主要事項,缺少其中任何一項或其中任何一項不合法,公司章程就不發生法律效力。此外,股東還可以在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律及有關規定條件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認為相對必要的條款。改制企業提交章程應一式兩份。
5、產權界定文件;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應由各級清產核資辦公室進行產權界定;農村集體所有制企業應由各級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進行產權界定;全民所有制企業產權界定參照正面第6條解釋內容。
6、資產評估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
指由具有法定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對原企業資產進行整體評估或部分改制的企業對其投資資產進行評估,確定其凈資產數額,作為企業改制的依據。涉及國有資產的應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出具確認文件,其中本市區(縣)屬國有企業改制評估數值高于400萬元(含)人民幣的應由北京市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確認。
7、具有法定資格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
改制企業驗資報告書格式參照開業登記的格式,驗資說明中將改制變更情況表述清楚;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中含有企業法人的,驗資報告應對其出資能力進行驗證,即公司制企業法人股東長期投資不能超出凈資產的50%,非公司企業法人股東,其凈資產減去長期投資后、不得低于原企業法定注冊資金數額。
8、股東資格證明;
9、指定(委托)書;
10、企業名稱變更預先;
11、改制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12、其他文件、證件。涉及凈資產轉讓的需提交由轉讓方與受讓方簽署的轉讓協議。
六、改制為分公司的企業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1、《企業改制登記注冊書》(非法人);
2、公司的股東會或董事會決議;
3、加蓋公司公章的公司章程復印件;
4、由原公登記機關加蓋印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
5、指定(委托)書;
6、企業名稱變更預先核準通知書;
7、改制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8、其他文件、證件。
國有企業若想改制為有限公司,則必須滿足有限公司的設立條件,然后按照法定流程就行改制。懷化市國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逐漸適應社會新環境的過程,由于改制需要難免會危及到職員的利益,對于那些由于改制而失業的職員,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國有企業改制方案有哪些?
集體企業改制職工安置
國有企業改制重組的基本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給別人做擔保怎么取消
2021-03-05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監護人有權利不讓爺爺奶奶看孩子嗎
2020-12-15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意外傷害險的賠與不賠
2020-11-30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7保險合同不能解除的條件
2020-11-16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公寓拆遷補償
2021-01-07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評估
2021-02-05鄉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7廣州舊城改造新增獎勵費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