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鄉鎮企業幾乎全部都是由以農民集體成員共同投資的,鄉鎮企業當中的勞動力資源非常的有限,實際上大多都是屬于農村剩余的那些,因為鄉鎮當中更多的年輕人會選擇走出去。所以面對現在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遇到的環境和整體結構問題,鄉鎮企業如果不改制就只有滅亡的這一結果。那么,鄉鎮企業改制中的問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鄉鎮企業改制中的問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鄉鎮企業改制的形式應該多樣
提起鄉鎮企業改制,人們就想起股份合作制,似乎股份合作制是唯一適合鄉鎮企業的一種形式,其實,除了股份合作制外,鄉鎮企業的改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因為各個地方的鄉鎮企業的情況是千差萬別。對效益較好的鄉鎮企業,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和有限責任公司制,對效益一般和較差的鄉鎮企業,可以兼并、出租和轉化為私營企業等。
2、鄉鎮企業改制的目標要明確
鄉鎮企業的改制不是為了改制而改制,改制起到什幺樣作用,改制要能解決什幺問題,在改制前就應該知道,改制必須明確它的目標;否則,盲目地改制,效果不但不好,負作用也大,如有鄉鎮企業改制,職工入了股,實行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但改制后與改制前沒有多大變化,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形同虛設,起不到多大作用。因此,明確改制的目標非常重要。改制要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總的目標,使企業成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市場經濟主體。
3、改制的指導原則正確
鄉鎮集體企業產權改革的第一步應當是把產權交給最應該得到的人,而不是最會利用它的人。那種認為誰是天生的管理人才,企業就理所當然歸他所有的想法是不行的。否則,有失公平和公正。
4、正確看待經營者持大股
在全國一些鄉鎮企業改制中,對把經營者持大股問題看法不一,有人認為經營者持大股,改變了鄉鎮企業的性質,變成了私營企業。有的學者認為,經營者持大股有利于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關于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看到,大股東控股和管理層持大股的現象的出現有其經濟合理性。從改革的實踐看,鄉鎮企業改制的實質,并不是解決企業普通職工積極性的問題,而是解決經理人員(企業家)積極性的問題,經營者及管理階層在企業中持大股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對經營者持大股是否合理,關鍵是要看他的股權是如何來的?是權力尋租“搶來本錢做買賣”呢?還是未經正當程序“半買半送”呢?還是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基礎上自己付了成本,承擔了風險,光明正大地獲取呢?顯然,通過第三種途徑取得的經營者持大股,既使所有者股份相差懸殊,也是允許的。
5、鄉鎮企業存量資產的產權界定要合理
在很多地方鄉鎮企業改制時,把鄉村集體企業資本的大部分或全部界為鄉村集體股,在產權形式上與原有企業形式其實別無二致,意味著集體存量資本仍然沒有實現人格化。如果出現利益與成本不對稱的現象,參加者就不能有公平的競爭。考慮到企業職工的積累貢獻,有條件的企業應企業資產評估后,將退休職工的的退休金、醫療費、遺屬撫恤金等從資產中剝離出來,作為職工的專項資金,以保證退休職工過去對企業的貢獻仍能有相應的回報,并能繼續下去。對剝離各項資金后的企業凈資產,應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根據企業中勞動和其它生產要素的原始投入及歷年形成之價值來劃分股權。
6、企業的資產評估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鄉村集體企業資產低估出售在一些地方企業改制中比較普遍,如有的鄉鎮企業改制后的年紅利率達4以上,在企業沒有較大的技術創新舉措,產品不是市場上的奇缺產品的情況下,如此高的紅利率只能由改制時企業資產嚴重低估來解釋。因此,企業改制資產評估應重視下列問題的處理:一是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程序由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所、和資產評估所等中介機構對企業資產進行評估。二是評估要嚴格遵循公開與公正的原則。在資產評估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現象,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的經營往往最清楚,這就為他低價購買集體資產提供了條件,因而評估后的資產折股應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拍賣的方式進行出售,防止一部分企業經營通過隱瞞企業資產為其低價購買企業資產。三是評估時應適當考慮企業的無形資產。
7、企業改制必須完備相關法律手續
改制企業必須完成資產評估,產權界定,注冊資本驗證,轉讓(租賃)協議公證,工商變更登記和銀行債權債務落實,勞動合同重新簽訂,帳務調整等法律手續。但由于一些地方改制比較匆促,一些企業相關的法律手續沒有辦好、辦齊,應該予以完備。在其中要特別抓好四方面的法律文書的完備:
(1)股東親自填寫的股份認購書;
(2)全體出資人共同簽名的出資協議書;
(3)股東會議通過并且股東或股東代表親筆簽名的企業章程;
(4)股金到位后由企業董事長簽發的股權證書。
殊不知這四項材料是確認股東資格,股東權利和義務,股東承擔投資風險的最終法律依據。沒有這四項材料的企業“改制”,只能是一種“改制包裝”。有的企業正是忽視這一點,或在此點上弄虛作假,造成企業改制后因內部權益關系缺乏法律依據而引發種種矛盾,甚至混亂和分裂。
綜上所述,鄉鎮企業改制中的問題最主要的還是在于對鄉鎮企業改制當中的一些指導,鄉鎮企業改制沒有明確的指導性方針,改革方案和目標等這些都不夠明確,有可能會在改制的過程當中發生作繭自縛的這種結果,還有就是改制的時候相關的法律手續和集體資產的這些都存在很多漏洞。
個人獨資企業注冊資金是多少?
企業拖欠員工工資要承擔怎樣的法律后果
企業文件管理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安徽非婚生子如何處罰
2021-01-14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二審期間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1-01-19遺囑執行人有哪些職責
2021-02-27管轄權異議申請可以郵寄嗎
2021-03-15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抵押物變現后怎么提存
2020-11-15委托合同對于委托他人辦事的理解是什么
2021-03-17學生死在學校,學校有沒有責任
2020-11-10用人單位不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和經濟補償的,應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3-0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意外傷害保險期限是多久
2021-01-03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