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但是同樣市場經濟雖然比較活躍,我國對市場的管理也越來越難。為此,2018年我國新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政策來加大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管理。2018新公司法法條主要體現在哪里呢?
一、2020年公司法新規主要體現在加強市場管理和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兩個方面。
1、控制網店刷單行為。
近兩年隨著淘寶銷售的越來越多,網店銷售也出現了一種“刷單”現象。網店經營者通過雇傭一些人幫助網店刷單,提升銷售量,造成一種虛假現象,嚴重影響了網店市場的經營管理。
為了控制網店的刷單行為,我國法律新修訂了《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利用刷單等行為進行虛假宣傳的,嚴重者可處以200萬元的罰款并吊銷營業執照,而幫助刷單的人也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網店刷單引起的糾紛,法院在實踐審判中會分別計算到給被侵權人帶來的損失當中,因刷單行為造成的損失可以計算到間接損失當中。
2、活躍市場經濟,鼓勵中小企業發展。
2018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開始正式施行,新法中將近年來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定為法律,完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也規范了相關的財稅政策支持。針對中小企業,我國實行簡單的許可和注銷程序,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
其實,早在之前,我國的法律就規定了企業的小規模納稅標準等措施,我國將大公司和小企業分別計算納稅標準,減少了不同單位的納稅負擔。
除此之外,我國新修訂的《公司法》還將注冊資本實繳制改為注冊資本認繳制,降低了中小企業的門檻,使更多的企業可以參與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來。
二、新公司法2020技術入股的規定有哪些?
1、公司法第27條
2、可以用貨幣估值的技術,如知識產權等,可以作為公司出資,不能估值的無法作為出資;
3、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4、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并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
對作為出資的非貨幣財產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價。法律、行政法規對評估作價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入股合作注意事項有哪些?
1、搞清楚是合伙還是公司,如果是公司,僅僅是股權裝讓。如果是合伙,還得為你加入之前該合伙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還有好多事項徐注意,建議聘請法律顧問全面介入,保護你的利益的最大化。
2、財務審計;尤其是債務情況,簽合同不能代表就入股了,入股是要做股權變更的,這一點很重要,關于公司合資的具體的法規,你找工商或者律師事務所是可以查到的,有關事業投資,建議自己去查一下比較靠譜,我這里給你說一些基本的概念,有了股權的股東,除了有定期分紅之外,也是有潛在虧損的危險的,若出現意外情況,會產生需要按比例投入資金,或者撤資、更改股權等等的狀況。 所以,投資入股要注意幾個方面,原資產評估、投資比例和股東權利分配等,還有就是對公司經營者和領導團隊的能力調查,如果公司不盈利,老要你掏錢,那你不是做賠本生意么,還有被騙的可能。
3、入股有限責任公司,所占股份比例以何標準確定?入股時需要注意什么?這個可是太重要了,買賣好做,伙計難搭。股份比例當然按出資比例確定,關鍵是合作是否默契,如果拿不準,還是考慮清楚,特別是別當小股東,到時候受大股東欺負。關鍵注意必須拿到出資證明書,簽合公司章程。
4 、我現在想在一個兩個人持股的公司里入股,兩個股東都同意,但是我擔心到時候他們會把借這個我持有股份把我套住.還有就是我們之間可能只是自己牽的合同,沒有經過律師公證,到時候如果出現分紅不均的問題怎么辦? 入股是投資行為,股東之間必須經過協商簽訂投資協議的,在協議里要約定好各自投資在公司總股本中的比例,利潤分配是按投資形成的股份比例進行分配的,應當注意的就是投資協議的條款必須符合法律規定,投資形成后投資協議要到工商局備案的,經過備案的投資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不要經過所謂律師公證等多余的手續,這樣即使以后出了問題,可以求助于法律的維權。提醒你,注意投資協議的條款必須合理合法,能維護你的合法權益,想入股別人的公司(一般納稅人企業),現金入股,需要什么手續,簽合同協議或其他,有什么注意的。
以上全文像我們清楚的展示了2018新公司法法條主要體現在哪里,我們要知道,在現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經濟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速,雖然我國對創業持鼓勵態度,但是我國市場現存的一些缺點也會帶來不利的影響,我國需要加大監管力度。
哪些屬于違反公司法的行為?會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公司法中關于以知識產權出資的有關規定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多久能賠償
2020-12-15即將被執行的房產能否保全
2020-11-18什么是商標變更
2021-02-09離婚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如何區分
2021-03-11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承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
2021-01-04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個人土地承包合同書
2021-01-10沒有營業執照,可以按照住改非拆遷補償嗎
2021-02-10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多少錢一平米
2021-02-10房屋拆遷補償款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房屋拆遷補償費應該歸誰所有,拆遷補償費有哪些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