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為獲得投資后所產生的股權是可以在合法的前提下轉讓給外部人員或者公司內部員工的,通常在公司籌集資金需要的情況下都會選擇與內部員工進行轉讓以獲得更顯著的經濟效率,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內部股權轉讓方式有哪些?
一、內部股權轉讓方式有哪些?
1、普通轉讓與特殊轉讓
這是根據股權轉讓在《公司法》上有無規定而作的劃分。普通轉讓指《公司法》上規定的有償轉讓,即股權的買賣。特殊轉讓指《公司法》沒規定的轉讓,如股權的出質和因離婚、繼承和執行等而導致的股權轉讓。
2、內部轉讓和外部轉讓
這是根據受讓人的不同而作的分類。內部轉讓即股東之間的轉讓,是指股東將自己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轉讓給公司的其他股東。外部轉讓,是指部分股東將自己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轉讓給股東以外的第三人。
3、全部轉讓與部分轉讓
這是根據標的在轉讓中是否分割而作的劃分。部分轉讓指股東對股權的一部分所作的轉讓,也包括股權分別對二個以上的主體所作的轉讓。全部轉讓指股權的一并轉讓。
4、約定轉讓與法定轉讓
這是根據轉讓所賴以發生的依據而作的劃分。約定轉讓是基于當事人合意而發生的轉讓,如股份的出讓等。法定轉讓是依法發生的轉讓,如股份的繼承等。
5、其他分類
例如,退股是基于司法權而發生的,具有強制性,可被視為一種強制轉讓。
(三)股權轉讓的條件
由于有限責任公司在本質上是資合公司,這就決定了它必須維持公司資本,在股東不愿和無力擁有其股權時,不得抽回出資,而只能轉讓于他人,所以轉讓股權就成了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公司的唯一選擇。同時,有限責任公司的建立又以股東間的信任為基礎,具有一定的人合性,股東之間的依賴和股東的穩定對公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使得股東的股權轉讓不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那么自由,所以各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股權轉讓都作出了比較嚴格的條件限制,這些條件限制主要包括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
1、實質要件。又分為內部轉讓條件和外部轉讓的限制條件兩種。
(1)內部轉讓條件
因為股東之間股權的轉讓只會影響內部股東出資比例即權利的大小,對重視人合因素的有限責任公司來講,其存在基礎即股東之間的相互信任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對內部轉讓的實質要件的規定不很嚴格,通常有以下三種情形:一是股東之間可以自由轉讓其股權的全部或部分,無需經股東會的同意。二是原則上股東之間可以自由轉讓其股權的全部或部分,但公司章程可以對股東之間轉讓股權附加其他條件。三是規定股東之間轉讓股權必須經股東會同意。
(2)外部轉讓的限制條件
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合屬性,股東的個人信用及相互關系直接影響到公司的風格甚至信譽,所以各國公司法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公司外第三人的轉讓股權,多有限制性規定。大致可分為法定限制和約定限制兩類。法定限制實際上是一種強制限制,其基本做法就是在立法上直接規定股權轉讓的限制條件。股權的轉讓,特別是向公司外第三人的轉讓,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方能有效。約定限制實質上是一種自主限制,其基本特點就是法律不對轉讓限制作出硬性要求,而是將此問題交由股東自行處理,允許公司通過章程或合同等形式對股權轉讓作出具體限制。
2、形式要件
股權轉讓除滿足上述實體條件外,一般還具有形式上的要件,所謂股權轉讓的形式要件,既涉及股權轉讓協議的形式締結;也包括股權轉讓是否需要登記或公正等法定手續,對于股權轉讓的形式要件,許多國家的公司法都作了明確規定。
總之,不管公司決定將其股權轉讓給別的公司或者其他公民,又或者是為了保留公司的資源而將股權轉讓給內部員工,都需要遵從法律對轉讓方式的限制性規定。如果對轉讓的方式有什么疑惑可以咨詢律師。
股權質押后能否增資?股權質押增資可以嗎?
新三板股權投資騙局都有哪些?
上市公司股權收購有幾種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傷害侵權人死亡有誰賠償
2021-01-01集體房產證的房子能過戶到兒子名下嗎
2021-02-04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怎么界定是否為勞動關系
2021-01-09勞務公司違法分包包工頭負什么責任
2020-12-02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事故中被保車無責任,保險公司是否需要理賠
2020-12-28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公眾責任險附加條款內容是什么
2021-01-06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021-01-03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國有土地出讓需要征地補償嗎
2021-02-05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一戶多宅和違建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2因地鐵拆遷,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拒絕拆遷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