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中對于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都是有規定的,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是當時公司設立時候的發起人來擔任,也可以是公司的股東來擔任,還可以是與公司沒喲利害關系的其他人來擔任,然后依法支付報酬。那么關于公司法人年齡上限的內容是怎么樣的?
一、公司法人年齡上限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二)因貪污、賄賂、侵占財產、挪用財產或者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五年;
(三)擔任破產清算的公司、企業的董事或者廠長、經理,對該公司、企業的破產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破產清算完結之日起未逾三年;
(四)擔任因違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的公司、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并負有個人責任的,自該公司、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之日起未逾三年;
(五)個人所負數額較大的債務到期未清償。
公司違反前款規定選舉、委派董事、監事或者聘任高級管理人員的,該選舉、委派或者聘任無效。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任職期間出現本條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公司應當解除其職務
必須為公司的總經理或者董事長(執行董事)
凡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經依法登記都可以成為.而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指的是年滿18周歲的人
法律是沒有規定年齡的上限的
責任當然會有,做為任何一個企業的法人代表,其在參與公司經營決策管理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必須對該企業的所有合法經營行為和非法經營行為負責,為該企業的所有債權和債務負責。
二、公司法債務與股東償還
《公司法》第二十條規定:“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公司股東存在抽逃出資、未足額出資、怠于成立清算組導致公司財產滅失無法清算等情況,債權人有權要求股東承擔責任。現實交易過程中,由于許多人錯誤的認為“公司的債務股東一定要承擔責任”,導致糾紛發生時未能合理主張權利。
在此,提醒大家,交易雙方應具備風險防控的意識,如擔心交易對方的公司缺乏履約能力時,可通過要求該公司有經濟能力的股東提供擔保的形式降低交易風險,而不應想當然地認為公司債務股東必然承擔責任。《公司法》中有這樣的規定:第一百九十五條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或者有關主管機關確認。公司財產能夠清償公司債務的,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公司財產按前款規定清償后的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第一百九十六條因公司解散而清算,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發現公司財產不足清償債務的,應當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公司經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破產后,清算組應當將清算事務移交給人民法院。該法條告訴我們,清算后的債務如何承擔,基于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清算組在完成清算程序后,公司的財產足夠清償債務的,應以公司現有財產先行支付債務;第二種情況,公司解散的清算程序完成后,如公司現有財產不足以抵償債務,那就移交人民法院,讓法院裁決,法院可能會按照成立該公司的各個股東出資所占的份額,以出資比例的不同來償還債務。
公司法債務與股東償還,這個要分兩種情況,因為有兩種不同的公司類型,對于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公司的債務,股東是根據其在設立時候的出資額,承擔有限責任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東按照認購的股份承擔責任。
公司法人年齡上限,公司法人代表是有一定的年齡限制的,對于未成年人,精神出現疾病的限制行為能力人都是不可以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法對于公司的基本上所有的內容都有規定,內容很多是一部非常重要法律。
公司法全文及司法解釋一二三四
公司章程主要可以約定哪些方面的內容?公司章程違反公司法的效力如何?
公司法人變更后果嚴重嗎?會給公司帶來怎樣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的自主擇業費是軍人個人財產嗎
2021-01-10鄰里房屋糾紛可以申請延期嗎
2021-01-09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第三方支付是怎樣的
2020-11-12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如何提出交通鑒定費賠償申請
2021-01-28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一套房產可辦多次抵押登記嗎
2020-12-07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合同中無須注明的條款包括違約責任和爭議處理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