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退股要求的條件是什么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公司法》第七十五條明確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請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
(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
(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股東退股的分類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股東退股進行不同的分類。從股東退股所依據的意思表示來劃分,股東退股可以劃分為以下兩類:
其一,協商退出。這種退股是以股東共同意思表示為依據的退出。根據共同意思的形成時間,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公司成立伊始訂立的合同或者章程中事先規定好股東退股的情形,例如章程中可以約定公司連續三年虧損,股東可以提出退股。另一種情形是在公司運作的過程中,一方股東提出退股,其余股東表示同意的退出。協商退出的基本理論是合同變更理論。公司在成立之前,所有的發起人就成立公司事宜形成合意,關于公司的經營范圍、公司的注冊資本、公司的治理機構等均在公司設立合同中體現出來。
股東提出退股,就等于是變更合同,因此,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某一股東退股就等于變更合同。公司章程關于股東退股的記載不僅約束全體股東而且對公司具有約束力。對于公司章程的性質,世界各國存在兩種主要的觀點,即以英美為代表的契約說和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的自治法說。契約說認為,章程的約束力在于社員的自由意思,章程制定后,成為社員或機關認可章程的內容,與公司建立關系,但如果想脫離其約束,隨時可以退出或轉讓出資份額(股份),因此,章程具有契約性質,被視為“公司合同”。而自治法說則認為,章程不僅約束制定章程的設立者或者發起人,而且當然也約束公司機關及新加入公司組織者,因此,具有自治法規的性質。但無論將其定位為自治法規還是私人契約,上述兩種觀點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公司章程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現。既然章程是自治的意思體現,股東提出退出公司實質上就是自治意思的變更。
其二,單方退股。單方退股是指股東不能、不愿或者不適合繼續參加公司的經營,而退出公司的方式。根據股東單方退出的緣由,單方退股可分為三大類。第一,股東不能參加公司經營。造成股東客觀上不能參加公司的原因很多,例如股東常年患病、死亡、喬遷國外、股東的股份被強制法律執行等。第二,股東不愿參加公司經營。對于這種情況,法律應當加以限制,凡是不愿參加公司經營即允許退出的做法肯定不科學,否則,無原則無限制的退出不僅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而且會損害公司的利益,甚至會導致公司解體。具體到立法技術上,可以采用定義加列舉的方式來確定。例如,可以把以下幾種情況考慮進來:
(1)公司經營風險加大,超出其投資可以承受的預期。
(2)股東投資目的落空。股東投資于公司的主要目的就是獲取利潤回報,如果長期未獲取投資回報,則應當允許股東退出。新《公司法》第75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股東會該項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可以淆求公司按照合理的價格收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
(3)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新《公司法》第75條第1款第2項就是這種情況。
(4)當公司合并或分立時。公司合并或分立可能會侵害個別股東的利益,也可能是提出退股的股東無法或者不愿意與其他股東建立新的人合關系。
第三,股東不適合參加公司經營。這種情況是指由于某些特殊情況的出現,股東不適于在公司繼續呆下去,而提出退股。例如,當公司股東之間矛盾重重公司失去人合性時,當公司經營或表決長期陷入僵局時,當小股東遭遇大股東欺壓時,當股東由于離婚而面臨財產分割時。
退股是法律賦予股東的一項權利,有權利必有救濟,沒有救濟的權利等于沒有權利。為保證股東真正享有退股的權利,新《公司法》規定了訴訟救濟的方式。新《公司法》第75條第2款規定:“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股東想要退股的時候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被允許推柜的,這也是為了防止公司在因為退股后利益受到影響,股東在投資有限公司以后就和公司有緊密的聯系,不能和其他的股份公司的股東一樣可以自由進出公司。
股東退股協議范本
股東退股有哪些限制
股東退股后如何清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財產損害賠償民事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9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前罪緩刑期間再犯罪是否構成累犯
2021-03-19法院起訴離婚的程序有哪些
2021-01-19出軌生子財產怎么處理
2021-03-03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簡并票種統一式樣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土方車司機超分仍然上路釀事故 保險公司拒賠獲支持
2021-01-20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合同能否繼承
2021-01-13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