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股東是否列支工資?
股東不參與經營的,一般從每年的分紅中獲得收益,不領取工資,參與經營的,可按照崗位確定工資報酬,另不影響每年分紅收益,總之股東是否有職務、有工資可協商確定,協商后應在股東協議、公司章程中予以體現。
工資,是用人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股東并不是職工,不享有工資報酬,但其中股東同時與公司建立勞動關系的,在勞動關系上其身份是職工,并非股東,與其他職工享有的權利同等,沒有特權,應當同工同酬。
二、按不同的標準,公司股東可以分類如下:
1、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
以出資的實際情況與登記記載是否一致,我們把公司股東分為隱名股東和顯名股東。隱名股東是指雖然實際出資認繳、認購公司出資額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等材料中卻記載為他人的投資者,隱名股東又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出資人。顯名股東是指正常狀態下,出資情況與登記狀態一致的股東。有時也指不實際出資,但接受隱名股東的委托,為隱名股東的利益,在工商部門登記為股東的受托人。
2、個人股東和機構股東
以股東主體身份來分,可分機構股東和個人股東。機構股東指享有股東權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機構股東包括各類公司、各類全民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各類非營利法人和基金等機構和組織。個人股東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東。
3、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
以獲得股東資格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創始股東是指為組織、設立公司、簽署設立協議或者在公司章程上簽字蓋章,認繳出資,并對公司設立承擔相應責任的人。創始股東也叫原始股東。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并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
4、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
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又分絕對控股股東與相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占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另外,公司股東還可以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當然,這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對于公司股東的認定上,一般可以認定為公司在成立時的出資人,應當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等情況負責,但一般是不領取工資待遇的,但如果股東也在公司內部擔任一定的職務,那么肯定也是需要支付規定標準的工資待遇的,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股東的知情權被侵害了,哪些人可以為原告進行起訴?
公司股東變更流程和所需材料?
股東代表訴訟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房屋預告登記是否可以延期
2020-11-12身體損害認定交警承擔費用嗎
2020-12-07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夫妻離婚了祖父母擁有對孩子的探視權嗎
2020-11-20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差別
2020-12-13人壽保險如何投保
2021-02-09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