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府是否能為企業股東?
不可以的,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政府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直接投資企業,也不能以入股的形式投資企業。禁止黨政機關經商辦企業:黨紀處分條例第一百零五條規定,黨和國家機關違反有關規定經商辦企業的,對主要責任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二、司法解釋
《關于黨政機關興辦經濟實體和黨政機關干部從事經營活動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縣及縣級以上黨政機關(包括黨委機關、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堅決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歷來的規定,不準經商、辦企業。所興辦的各類經濟實體,必須與黨政機關在財務、名稱、人事等方面徹底脫鉤。嚴格劃清黨政機關管理職權與經濟實體經營權的界限,凡是經濟實體,必須根據國家法律和政策的規定,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嚴禁用經濟實體經營所得增加機關干部的工資、獎金、補貼等收入或者作其他福利開支。嚴禁黨政機關利用自己掌握的權力為經濟實體謀取非法利益。在當前機構改革試點和下一步機構改革中,由政府經濟管理部門建制轉成為經濟實體的,要嚴格實行政企職責分開,不能“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不能再行使政府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
關于黨政機關與所辦經濟實體脫鉤的規定第二條規定,縣及縣以上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政府機關中的公安、安全、監察、司法、審計、稅務、工商行政管理、土地管理、海關、技術監督、商檢等部門以及辦事機構,均不準:
(一) 組建任何類型的經濟實體;
(二) 以部門名義向經濟實體投資、入股;
(三) 接受各類經濟實體的掛靠。
第三條 除上述部門外的國家機關,為適應機構改革、轉變職能和人員分流等需要,經批準可以組建經濟實體(包括企業集團,下同),但必須同時在職能、財務、人員、名稱四個方面與機關徹底脫鉤。
(一)各類經濟實體不得兼有行政管理和行業管理的職能。
(二)各類經濟實體在財務上與機關脫鉤,不向機關上交利潤和管理費,不為機關報銷各種費用。經濟實體單獨在財政立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稅費,接受本級財政部門以及監察、審計、稅務等部門的監督。
(三)黨政機關在職干部一律不得兼有機關干部和企業職工雙重身份,不得在經濟實體中兼職。
(四)各類經濟實體一律不得冠以黨政機關的名稱。
以上就是政府不能作為企業股東的相關情況,具體原因在于政府作為政策的制訂者與公司企業的監管者,如果本身也參與了商業行為的,那么必須對商業經濟行為造成嚴重的打擊,具體情況下應當結合實際來進行處理和認定,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臨時股東大會提前幾天通知?
股東變更需要本人到場嗎?
公司股東變更流程有那些?需要什么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訴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03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定
2021-01-21合伙人退出錢怎么算
2020-11-27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離婚協議中六種無效的約定
2021-02-12事實收養是否能辦理公證
2020-11-22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