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東退出決定由誰作出?
由股東大會作出,退股是法律賦予股東的一項權利,有權利必有救濟,沒有救濟的權利等于沒有權利。為保證股東真正享有退股的權利,新《公司法》規定了訴訟救濟的方式。新《公司法》第75條第2款規定:“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六十日內,股東與公司不能達成股權收購協議的,股東可以自股東會會議決議通過之日起九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p>
二、股東退股的分類與適用情形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股東退股進行不同的分類。從股東退股所依據的意思表示來劃分,股東退股可以劃分為以下兩類:
其一,協商退出。這種退股是以股東共同意思表示為依據的退出。根據共同意思的形成時間,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在公司成立伊始訂立的合同或者章程中事先規定好股東退股的情形,例如章程中可以約定公司連續三年虧損,股東可以提出退股。另一種情形是在公司運作的過程中,一方股東提出退股,其余股東表示同意的退出。協商退出的基本理論是合同變更理論。公司在成立之前,所有的發起人就成立公司事宜形成合意,關于公司的經營范圍、公司的注冊資本、公司的治理機構等均在公司設立合同中體現出來。
股東提出退股,就等于是變更合同,因此,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某一股東退股就等于變更合同。公司章程關于股東退股的記載不僅約束全體股東而且對公司具有約束力。對于公司章程的性質,世界各國存在兩種主要的觀點,即以英美為代表的契約說和以德日為代表的大陸法系的自治法說。契約說認為,章程的約束力在于社員的自由意思,章程制定后,成為社員或機關認可章程的內容,與公司建立關系,但如果想脫離其約束,隨時可以退出或轉讓出資份額(股份),因此,章程具有契約性質,被視為“公司合同”。而自治法說則認為,章程不僅約束制定章程的設立者或者發起人,而且當然也約束公司機關及新加入公司組織者,因此,具有自治法規的性質。但無論將其定位為自治法規還是私人契約,上述兩種觀點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公司章程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現。既然章程是自治的意思體現,股東提出退出公司實質上就是自治意思的變更。
其二,單方退股。單方退股是指股東不能、不愿或者不適合繼續參加公司的經營,而退出公司的方式。根據股東單方退出的緣由,單方退股可分為三大類。第一,股東不能參加公司經營。造成股東客觀上不能參加公司的原因很多,例如股東常年患病、死亡、喬遷國外、股東的股份被強制法律執行等。第二,股東不愿參加公司經營。對于這種情況,法律應當加以限制,凡是不愿參加公司經營即允許退出的做法肯定不科學,否則,無原則無限制的退出不僅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而且會損害公司的利益,甚至會導致公司解體。具體到立法技術上,可以采用定義加列舉的方式來確定。
對于股東退出的行為,是不可以直接進行撤資處理的,我國公司法中明確規定了公司股東是不可以撤資的,所以對于股東退出時的股權情況可以通過轉讓的方式來進行認定,在進行了合法的處理后,才可以由股東大會表決是否可以允許退出。
股東退出公司有競業要求嗎?
公司股東退出需要什么手續?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立案后多長時間做出
2021-01-04女職工請經期假是否合理
2021-01-27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交通事故醫療費是按責任主次承擔的嗎
2020-11-25長期虛報工資一般如何處罰
2020-12-19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工作中猝死公司應該負什么責任
2021-01-18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勞務合同根據什么法律
2021-01-25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保險費率是否適用價格法
2021-02-22案例之證照逾期保險不保
2021-01-10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
2020-12-22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