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規定的區別有哪些
1、隱名股東也叫實際投資人,是指依據書面或口頭協議委托他人代其持有股權者。與隱名股東對應者,通常被稱為顯名股東。顯名股東,是指在公司隱名投資過程中,約定將隱名股東的出資以自己名義出資、登記的一方當事人。
2、隱名股東是指為了規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義設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義出資,但在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中卻記載為他人的出資人。與此相對應,顯名股東(或掛名股東)是指記載于工商登記資料上而沒有實際出資的股東。
3、隱名投資是指投資人實際認購了出資,但是公司的章程、股東名冊、股票(僅指記名股票)、出資證明書和工商登記等卻顯示他人為股東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種投資方式中,實際出資并享有投資收益的人被稱為“隱名投資人”、“實際投資人”或者“隱名股東”,而被個投資公司對外公示的投資者則可稱為“顯名股東”。
4、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權利和義務的不同:集中體現在股東資格的認定上,行使權利的便利上。
二,隱名股東的身份該怎么認定
1、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并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2、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東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無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于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比如,外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采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于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股東的形式存在不同,那么其中的具有的內容會有不少的差異,但是在具體事情處置上需要自己確定自己股東形式,畢竟一旦自己的形式確定,自己的權益以及義務會有不少的不同,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自己的股東權益在法律是上的得到保障。
公司法股東的擔任條件是什么
成為大股東的標準是什么?
股東可以擔任董事會的成員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上刷多少單算違法
2020-12-15怎樣寫刑事判決書
2021-02-02臨時工工傷如何賠償打官司
2020-11-23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20-11-29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定記載事項?
2020-12-26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保險受益權的主體
2021-03-10自家承包地建大棚是否違法
2021-02-23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土地流轉的類型有哪些
2021-03-17如何解決土地流轉相關問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