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股東能否提起損害股東利益的訴訟?
隱名股東本人不能直接提起損害股東利益的訴訟,隱名股東并未記錄在公司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并不能認定為公司股東,因此不能提起損害股東利益的訴訟。除非先通過司法途徑證明隱名股東的身份。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實際出資人(隱名股東)與名義出資人(顯名股東)訂立合同,約定由實際出資人出資并享有投資權益,以名義出資人為名義股東,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對該合同效力發生爭議的,如無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有效。
二、隱名股東的認定標準
1、與顯名股東間有協議
雖然這個協議對于公司不具有約束力,但是在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之間依然有效。它不僅是隱名股東用來約束顯名股東的依據,也是證明隱名股東對于公司實際出資的有力證據。根據上海市高院的規定,如果雙方在協議中未約定隱名股東為股東或者承擔投資風險,并且隱名股東也沒有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未實際享受股東權利的,雙方之間隱名投資關系將不會被認定,而是按債權債務關系處理。
2、不實際參加公司經營
在實踐中,有的隱名股東不參與公司經營,完全由顯名股 東行負責,有的則以自己名義行使股東權利。由于公司的社團性,公司的其他股東有權知道公司的投資人是誰。隱名股東以自己名義參與公司經營,行使股東權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東知道并且認可隱名投資行為存在的證據。因此,許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隱名股東是否實際參加公司經營作為確認隱名投資關系的重要條件。
3、無違法行為
中國法律、法規對于某些行業、企業的股東身份進行了限制。比如,中國自然人不得成為中外合資企業的股東,在實踐中某些人就采取隱名投資的方式參股合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隱名股東如果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將不會受到法院的認可,對于隱名股東以及顯名股東雙方而言,都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雖然說隱名股東自己不能直接以股東的身份起訴,但一般情況下隱名股東都有通過股權代持人形式作為股東的相關權利。如果沒有所謂的股權代持人,個人合法利益受到損害以后,想要起訴的得先通過司法途徑證明股東資格。
隱名股東作為債務人,隱名股東的債權人怎么處理?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隱名股東轉讓股權協議書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交通事故處理措施有哪些
2021-01-28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有什么
2020-12-12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失業保險待遇轉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6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國際貿易貨物運輸與保險
2020-12-01保險受益權的界定
2021-01-11不經被保險人同意能否解除合同?
2021-02-04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