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成本控制論”。持有此類觀點的合伙人大多在業務上比較獨立,個人業務開拓能力較強,且與他人的合作協同較少。所謂運營,被其看作是形式流程,甚至是制度約束,意義不大,故不欲為此增大公共成本,從而影響年終分配;
二是“行政輔助論”。有這種看法的合伙人,源于對律所運營力的認識和切身體驗不足,簡單地認為運營管理就是日常行政,運營人員就是輔助內勤,只要對律師有求必應,做到指哪兒打哪兒即可,無需高級的專業性人才;
三是“戰略發展論”。律所的管理層與高級合伙人大多持此觀點,其能充分認識到運營之于律所的重要性,以及對未來實現飛躍積蓄的潛能作用。
不難看出,僅僅是在合伙人層面,對待運營就存有多種意見。雖然,律所可以通過職權、職責和規章制度,形成有效的統一和科學的集中,但運營力想要爆發,阻力可見一斑。律所的管理層、合伙人是否將律所當作共同的事業,是否愿意投入相當的運營成本,追求可能不會立竿見影的運營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再談談非合伙人的律師和律師助理。這是律所中很重要、很大眾的一個群體,在不同的律所可能有不同的分類。
這個龐大的專業群體,對待運營的心態,一者取決于律所主流價值和上層建筑的設置;二者會在主動融入運營與個體自由之間,選擇性地進行“跳板運動”;三者其既希望能分享和充分利用律所公共運營帶來的平臺動力和資源優勢,又在不能最大化滿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游走于規則的邊緣。這些現象和觀念,也都或多或少地制約和影響著律所的運營力。
第三談談專職運營人員。誠然,運營的概念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但在許多律所管理者眼中,專司運營的人員還被簡單等同于行政文員,這個觀念是到該被糾正的時候了。至少,作為專職運營人員本身,應當給予自身明確的定位。運營人員應當把單一、專業的崗位職能,放入到律所整體發展部署中去;應當把滿足于完成工作任務的樸素心理,提升到為戰略發展決策提供參考意見的高度;應當將階段性的日常與規劃性的創新緊密結合;應當把自身看作律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滿自信地做律師事業共同的創造者,而不僅僅是輔助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工傷傷殘鑒定標準
2020-12-21在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機制有哪些難點
2021-01-12國有獨資公司設立條件需要哪些
2020-11-24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冤假錯案怎么舉報
2021-03-19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貨車連撞3輛豪車續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有什么內容
2020-11-29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