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制定是為了加強國家的審計監督,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在我國國家和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設立審計機關。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被審計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拒絕或者拖延提供與審計事項有關的資料的,或者提供的資料不真實、不完整的,或者拒絕、阻礙檢查的,由審計機關責令改正,可以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責任。
第四十四條 被審計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轉移、隱匿、篡改、毀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或者轉移、隱匿所持有的違反國家規定取得的資產,審計機關認為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提出給予處分的建議,被審計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及時作出決定,并將結果書面通知審計機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對本級各部門(含直屬單位)和下級政府違反預算的行為或者其他違反國家規定的財政收支行為,審計機關、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區別情況采取下列處理措施:
(一)責令限期繳納應當上繳的款項;
(二)責令限期退還被侵占的國有資產;
(三)責令限期退還違法所得;
(四)責令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五)其他處理措施。
第四十六條 對被審計單位違反國家規定的財務收支行為,審計機關、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區別情況采取前條規定的處理措施,并可以依法給予處罰。
第四十七條 審計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作出的審計決定,被審計單位應當執行。
審計機關依法責令被審計單位上繳應當上繳的款項,被審計單位拒不執行的,審計機關應當通報有關主管部門,有關主管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扣繳或者采取其他處理措施,并將結果書面通知審計機關。
第四十八條 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機關作出的有關財務收支的審計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機關作出的有關財政收支的審計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請審計機關的本級人民政府裁決,本級人民政府的裁決為最終決定。
第四十九條 被審計單位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違反國家規定,審計機關認為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應當給予處分的,應當提出給予處分的建議,被審計單位或者其上級機關、監察機關應當依法及時作出決定,并將結果書面通知審計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保全押金怎么退
2021-02-24刑法危害公共衛生罪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21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合同擔保概述
2020-12-07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部分免責算免責條款嗎
2021-02-08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購買婚嫁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21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的原則是什么
2021-03-10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