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醫患糾紛一直不斷,患者對醫生動輒暴力相加之類的極端事件屢有發生(上海市甚至為此專門出臺了一部《醫療機構治安防范暫行規定》以應付這類暴力事件),聽得多了,已不覺得是什么新聞了,總之,感覺醫患之間仿佛一直處于一種劍拔弩張的緊張對立狀態中。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究其原因,除了醫療衛生行業體制封閉、缺乏競爭、醫療收費高、醫風醫德普遍下降、紅包盛行等眾所周知的原因外,原先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在對待如何處理醫療事故的問題上,對患者所作的種種程序及實體方面的不合理的規定亦是致使醫療事故不能得到及時、公正的處理,致使醫患矛盾激化的一個重要原因。《醫療事故處理辦法》是國務院于1987年頒布實施的,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于解決醫療事故糾紛和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由于時代進步伴隨而來的人們權利意識的普遍提高,其自身所固有的缺陷越來越明顯地凸現出來。概括地說,其缺陷最集中地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該《辦法》規定,負責醫療事故鑒定的機構是各級衛生部門。而眾所周知,各級衛生部門正是醫療單位的主管部門,“老子給兒子作鑒定”,程序設計的不合理直接影響到鑒定結論的公正性,其結論根本無法令人信服。其二是:對于經鑒定確認屬于醫療事故的,規定的賠償數額太低。雖然如果按民事侵權訴訟來索賠,醫療事故的受害者可能獲得數萬、十萬直至百萬元的賠償,但該《辦法》規定,按醫療事故處理,受害者卻只能得到三千至五千元的補償!從以上兩點我們可以看出,這部《辦法》帶有我國計劃經濟年代立法所普遍存在的極濃厚的部門立法和行業保護的色彩,在程序和實體上均無法體現公平與正義,在實踐中容易激化醫患矛盾,不利于糾紛的解決。因此,近年來這部《辦法》一直備受詬病,人大代表也屢次呼吁對之予以修改。正是在以上的背景下,經長時間的醞釀和討論,在充分聽取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2002年初,國務院通過了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并于同年4月4日發布,自9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公布之初即受到了媒體的密切關注,新聞界、醫療衛生界、法律界以及社會各界群眾對《條例》進行了廣泛地討論。概括這些討論的內容,《條例》與原《辦法》相比主要有以下幾點進步:1、擴大了醫療事故的內涵,取消了原《辦法》中的技術事故與責任事故的劃分;2、規定不再由各級衛生部門主持鑒定而是改由中立的學術機構醫學會責任鑒定,在鑒定程序方面體現了公正;3、增加了醫療事故賠償;4、規定患者有權復印病歷;5、規定對于醫療糾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等。因為存在以上的這些進步,討論的參與者們均對《條例》予以較高的評價。在這場討論進行得最激烈的時候,筆者沒有參與進去,而是在一旁觀察、思考。因為情緒化很容易使人失去清醒理智的頭腦和全面的立場,而且筆者深信時間和實踐能檢驗和證明一切。這場討論很快就結束了,現在已極少人再提起了,但這部在出臺之初就備受褒揚并被寄予厚望的《條例》在實踐中到底已經起到什么樣的效果以及將會起到什么樣的效果呢?在這場討論中,最耐心尋味的就是醫療衛生界的態度了。在強大的輿論壓力面前,即使是怨氣沖天的醫療衛生界也不得不做做秀,因為這部《條例》是如此的順應民意,醫療衛生界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呢?但是,在醫療衛生界對外界宣稱對《條例》的出臺表示熱烈的歡迎以及希望各界群眾能更好地監督醫療衛生工作的同時,整個醫療衛生系統內卻在緊鑼密鼓地研究如何應對《條例》的辦法。一時間各省市醫療衛生系統內部就如何應對《條例》召開了各種形式的講座、研討會,各省市醫療衛生系統之間對此也進行了廣泛的交流,醫院和衛生部門大量派人出去進修、培訓,然后再回來討論、學習,整個醫療衛生系統對《條例》同仇敵愾、表現出空前的團結。當然,討論、學習、交流這些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講也都是正常的,畢竟新《條例》與原《辦法》有如此多的不同,醫療衛生界需要學習、領會和掌握,而且醫療界在如病歷書寫、保管等諸多方面也確實早該規范了。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新的情況卻悄然出現了:《條例》規定醫療事故改由中立的醫學會來鑒定,但問題是醫學會鑒定將收取包括事故現場的調查取證費、資料費、樣本保存費、鑒定專家勞務費等各種費用,據估計,一般將不會低于一萬元(誰負擔得起?);很多醫生出于避免風險角度考慮,遂采取“防衛性”醫療態度,復雜的手術堅決不做(我國法律并未規定見危不救罪,更何況不做手術是由于“水平不夠”,這樣無可指責吧);手術必須由患者本人簽字,否則不做(醫生可不想自己擔風險);對于小病也作全面的檢查(誰知道感冒會不會得腦瘤呢?反正全面檢查還可以乘機為醫院創收呢);病歷書寫時更加謹慎了,充分體現了“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因為病歷這東西可不能涂改,萬一發生糾紛以后會作為白紙黑字的證據,反正患者也沒有多少醫學知識,怎么寫他們怎么能知道?只是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隱患);為了避免即使是發生概率極低的過敏和并發癥,像青霉素這一類價廉物美的藥物不再用了,改用絕不會發生過敏和并發癥但價格昂貴的抗生素類藥(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貴一點沒什么要緊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一位醫生則干脆直接一針見血地向筆者指出,這部《條例》的出臺,醫院和醫生總會有辦法應付的,實際上最終吃虧的還是患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什么是殘廢等級
2020-12-14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調崗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5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保險理賠的車輛報廢標準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